[实用新型]胶囊式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5468.4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阳俊;刘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7 | 分类号: | A61B5/07;A6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式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胶囊式内窥镜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该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一种典型的胶囊式内窥镜中,两个电路板分设于电池的两侧,且两个电路板与电池之间均设有弹性件,在装配过程中,电路板会由于弹性件的弹力而相对于电池发生斜翘,通常采用在弹性件处粘胶的方式对电路板、弹性件、电池进行包紧,以解决上述斜翘问题,方便安装。然而,弹性件处粘胶为以后胶囊式内窥镜的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使胶囊式内窥镜在可靠包紧的同时方便维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式内窥镜,能够在可靠包紧的同时方便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囊式内窥镜,包括电池、设于所述电池两侧的电路板、设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之间的弹性件和设于一个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镜头,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包紧两个所述电路板、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电池的热缩套。
优选地,所述热缩套为PVC热缩套。
优选地,所述热缩套呈环状覆盖所述电路板的端壁,且覆盖面积为所述电路板的端壁的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热缩套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止磨损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于所述电路板处。
优选地,所述热缩套的厚度为0.01mm至0.3mm。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探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式内窥镜包括电池、设于电池两侧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与电池之间的弹性件和设于一个电路板一侧的镜头,两个电路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包紧两个电路板、弹性件以及电池的热缩套。
在进行包紧时,在将两个电路板、电池、弹性件压平整前,套上热缩套,压平整后,将热缩套加温,使热缩套收缩,从而包紧两个电路板、电池以及弹性件,包紧后的电路板、弹性件和电池形成一个整体组件。
可见,通过热缩套包紧能够有效防止电路板因弹性件的弹力而产生的斜翘现象,便于生产组装,包紧可靠;同时,在胶囊式内窥镜需要维修时,损坏热缩套即可对电路板、弹性件或者电池进行维修,不会造成其他零件的损坏,便于维修;另外,热缩套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电池与弹性件接触的可靠性;此外,热缩套的采购方便,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胶囊式内窥镜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为镜头,2为热缩套,3为弹性件,4为电池,5为软排线,6为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胶囊式内窥镜,能够在可靠包紧的同时方便维修。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胶囊式内窥镜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胶囊式内窥镜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电池4、设于电池4两侧的电路板6、设于电路板6与电池4之间的弹性件3和设于一个电路板6一侧的镜头1,两个电路板6之间连接有用于包紧两个电路板6、弹性件3以及电池4的热缩套2,热缩套2具体指的是具有收缩能力的高分子塑料。通常,两个电路板6之间设有软排线5。
在进行包紧时,在将两个电路板6、电池4、弹性件3压平整前,套上热缩套2,压平整后,将热缩套2加温,使热缩套2收缩,从而包紧两个电路板6、电池4以及弹性件3,包紧后的电路板6、弹性件3和电池4形成一个整体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5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训练效果的智能服装
- 下一篇:压疮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