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干细胞的仿生神经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0416.6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8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厉民;王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8;A61L27/50;A61L27/38;D04C1/06;D04C1/02;D06C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干细胞 仿生 神经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导管,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干细胞的仿生神经导管。
背景技术
神经纤维缺损常由于创伤、挤压、手术等原因导致患者神经纤维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损伤而造成。典型表现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纤维损伤后的修复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普遍存在着时间长、预后差等多种问题,甚至部分神经纤维的损伤、断裂、缺损根本无法修复,严重者将导致终身残疾。故神经纤维损伤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设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力学性能的神经导管是临床医学的重大需求。
目前,自体神经移植作为神经纤维损伤的金标准,是桥接修复神经缺损的经典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除供体来源有限,会造成供体部位部分功能丧失及永久性神经损伤,还受可修复长度、瘫痕形成等问题的限制。当前研究着重于发展能够通过设计仿生物理结构促使再生神经通过损伤区的神经导管。
具备单孔状截面结构的人工神经导管,在神经纤维再生过程中,可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以确保再生神经纤维不被塌陷或受压迫的导管结构以及体内组织所阻挡。但由于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轴突的集合,每个神经元要正确执行各自的功能,需要通过雪旺细胞在轴突表面形成的髓鞘,为其提供支持和营养并传导神经冲动。缺损的神经纤维的再生过程中,神经断端的雪旺细胞可不断增殖、移行至神经纤维缺损局部。但是在长段神经缺损情况下,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及纤维疤痕组织的长入,雪旺细胞的增殖、移行速度往往无法满足神经轴突修复的需要。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年动物哺乳的组织中仍然存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经过20-30个培养周期仍能保持其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枢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自体取材、不存在伦理问题等优势,是组织工程研究、功能细胞再生以及动物创伤模型研究中的理想种子细胞。
既往的神经导管多采用可降解材料注模制备。然而高分子材料亲水性差、细胞吸附力弱,在制作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物时,往往效果不甚理想。若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造孔剂,残留物存在潜在细胞毒性,影响神经生长的危险;采用制备条件控制法造孔又存在孔隙不连续,缺乏方向性的缺点,因此导管的高度仿生化是制备人工神经导管的目标。
为了提供缺损神经纤维的良好修复再生条件,需要神经导管具备一定的强度、通透性以及较好的细胞亲和力、亲水性和较大的表面积,从而在保持神经轴突生长通道通畅、方便营养物质自由扩散的同时,为细胞提供良好的支持和生长界面;神经导管内部亦需要有大量雪旺细胞为再生神经轴突提供营养、支持并形成髓鞘结构,以便于神经轴突再生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故而需要设计既能提高神经纤维的结构修复程度又能提高神经纤维的修复速度的神经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由高分子丝线采用编织工艺制作成可降解的编织管,并通过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将培养扩增获得的哺乳动物干细胞制成凝胶悬液,将编织管与干细胞凝胶悬液复合组装而成仿生神经导管。具有较好的仿生结构并能获得较快的神经纤维修复速度,提高了神经纤维修复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这种复合干细胞的仿生神经导管,包括编织管侧壁,所述编织管侧壁围成圆管,在编织管侧壁内设有凝胶和干细胞。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管侧壁的编织纱为2-4股长丝并捻而成,捻度为200-300捻/m。长丝平均细度6-12tex,为2-3股复丝组成,每根复丝中包含6-12根单丝,单丝直径10-18μm。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管侧壁围成的导管的长度为5-100mm,内径为3-5mm,壁厚为0.5-0.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神经导管所用材料为高分子可降解材料,材料易得,具备一定的强度且生物相容性好;2)通过编织得到的神经导管侧壁具有较多孔隙、具有一致的方向性,可以通过编织方法的不同,调节导管侧壁的致密疏松程度,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交换;3)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增加了神经导管编织纤维表面积,提高导管的亲水性和细胞亲和力;4)凝胶在导管内呈半凝固状态,形成支持界面和物质交换界面,有利于干细胞均匀分布在导管内部并定植、分化,有利于再生神经轴突生长、髓鞘形成,有利于长段神经修复;5)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0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空气发生器以及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可测速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