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3429.9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红;蒋海越;杨庆华;潘博;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1001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身器。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患者,如非双上肢手术的患者或者外耳再造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下床活动或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时,均需要起床活动,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起身或者需要他人的协助,会造成行动不便或者伤口裂开等问题。
现在患者起身,一般借助床旁的支架,患者依靠支架的辅助作用,完成起身;还有的是依靠电动床,通过控制电动床的升降,实现电动床上患者的起身。
依靠床旁的支架起身,也是依靠患者本身的力量,费力;依靠电动床起身,所需的患者的床是特定的电动床,成本高。从护理用具上考虑,帮助患者轻松省力的起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身器,以解决现有的起身措施成本高、费力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所述手持端靠近所述拉伸装置。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固定在床尾。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发条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发条和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连接,所述发条用于在由拧紧状态复位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拉动所述手持端。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所述发条安装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发条齿轮,所述发条齿轮与所述发条相连接;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卡紧所述拉伸装置。
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卷筒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所述卷筒用于将与连接所述手持端的连接绳卷起。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病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持端固定于所述病床的一侧;拉伸装置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和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连接,所述配重件下落时拉动所述手持端。
优选地,所述手持端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手持端与所述固定部的脱离。
优选地,所述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的材质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手持端逐渐靠近所述拉伸装置。起身器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起身措施的费力的问题,使得患者起身的过程更方便,无需人工帮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中第二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拉伸装置; 11:第一卷轴; 12:第二卷轴;
13:连接绳;14:外壳; 15:卷筒;
16:电机;2:手持端;3:挂钩;
4:配重件; 111:第一齿轮;112:棘轮;
113:棘爪; 114:摆杆;121:发条;
122:发条齿轮; 123: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3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床床底置物架
- 下一篇:电子资源保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