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墩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5149.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沛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通航的航道上架设的桥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而只要有船只通航,水中的桥墩便成了航道中的障碍物,使得原有的航道变小、变窄,同时,航道上的船只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有关船舶撞击桥梁的时间时有发生。目前,为了防止船舶撞击桥梁,常用的方式是在桥梁的桥墩外水域设置防撞墩,或者在桥墩上实用柔性双箱体结构的防船撞击装置,这些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桥梁被撞坏或者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设置防撞墩不会使船舶直接撞上桥梁,但是防撞墩与船舶一旦相撞便属于刚性碰撞,极易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造成海事灾难,而且,设置防撞墩会使原本就变小变窄的航道更小,甚至可能使本来能顺利通过桥梁的船舶不能通行或者不易通行。而在桥墩上设置防撞击装置虽然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该装置的核心是采用了橡胶钢丝复合防撞圈,固定安装在桥墩上,若多防撞圈配合虽防撞效果好,但是自重大;若单个圈虽自重降低了,但稳定性差、抗扭能力弱;而且,船舶重心高低不一,若要防装置,势必需要在同一个桥墩上安装多个防撞装置,增加成本的同时,增加桥墩的负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设置在桥墩上,自重较小,稳定性好,防撞击性能强,抗扭能力强且还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的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桥墩防撞装置缩减航道、自重大、稳定性差、抗扭能力弱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在桥墩上、自重较小、稳定性好、防撞击性能强、抗扭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环绕桥墩外部一周设置、并可在桥墩上滑动的导向块,以及固定在导向块上的环形防撞体;所述环形防撞体包括外层钢圈、中层消能垫圈、消能柱和内层消能垫圈;所述内层消能垫圈与导向块连接;所述消能柱设置有多个,每个消能柱各自的一端均与内层消能垫圈外侧连接,另一端均与外层钢圈内侧连接,所有的消能柱在由外层钢圈和内层消能垫圈构成的环形圈内呈放射状分布,使得相邻两个消能柱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消能腔,并且每个消能柱上还均设有连通相邻的消能腔的流道;所述中层消能垫圈紧贴在外层钢圈内侧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至少有4个。
优选的,所述消能柱至少有8个。
优选的,所述中层消能垫圈、消能柱和内层消能垫圈均由弹性消能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消能腔中填充了液态流体。
优选的,所述弹性消能材料为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内部设有纵向步进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仅设置了一层外层钢圈,其余防撞层均采用消能材料制成,自重较轻,方便其安装和维护保养。
(2)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在最外层设置外层钢圈来实现发生撞击时的柔性退让,即使船舶在初撞时后退,改变船舶的方向,使船的大部分动能保留在碰撞后的船舶上,减少桥船交换的能量,从而减小撞击力;而在外层钢圈内设置了由弹性消能材料制成的中层消能垫圈、消能柱和内层消能垫圈,一方面能有效吸收船舶的动能,削减动量,延缓碰撞时间,另一方面,可协同外层钢圈作用,大幅增强防撞装置的抗冲击能力,起到对桥墩的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在消能腔中充有液态流体,且在消能柱中设有流道,此种设置,在临近撞击侧的消能腔在受到冲击力的作用下减小容积,使其中的液态流体通过流道向相邻的消能腔中扩散,可使撞击面受力均匀,充分吸收船舶动能,削减动量,延缓碰撞时间,且能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装置稳定性,使其不易损坏,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桥墩,11-纵向滑轨,20-外层钢圈,21- 内层消能垫圈,22-消能柱,23-流道,24-中层消能垫圈,25消能腔,26-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设置在桥墩上、自重较小、稳定性好、防撞击性能强、抗扭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沛,未经刘明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5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
- 下一篇:耳机喇叭面盖吸盘及耳机喇叭面盖自动贴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