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汤勺放置隔热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4539.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欧束旗;叶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炬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0 | 分类号: | A47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汤勺 放置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垫,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汤勺放置隔热垫。
背景技术
根据南北方人就餐习惯,不论菜多菜少,都有一汤位于餐桌中,一般场景盛汤器皿温度较高,就餐人员都会将器皿下放置一隔热垫,进行隔热,防止高温烫伤桌面,减少餐桌使用寿命。可有一问题容易被忽视,就是汤勺的放置问题,汤勺放于器皿中,汤锅盖不好盖,易摔坏器皿(汤锅)盖,并且散热快,影响口感;若将汤勺放置于远处,使用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汤勺放置隔热垫,其能够克服汤勺放置之痛点,在盛汤器皿旁边设计汤勺放置区域,即可给盛汤器皿隔热又可近距离放置汤勺的隔热垫,其次是通过流线型散热槽散去不必要的热量,避免隔热垫高温长时间与桌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便于汤勺放置隔热垫,其包括器皿放置区、隔热垫本体、汤勺放置区、散热槽,器皿放置区、汤勺放置区分别位于隔热垫本体上方两侧,散热槽位于隔热垫本体下方;
其中,器皿放置区包括第一浅槽、第二浅槽、第三浅槽、第四浅槽、第五浅槽,第一浅槽在第二浅槽内侧,第二浅槽在第三浅槽内侧,第三浅槽在第四浅槽内侧,第四浅槽在第五浅槽内侧;
隔热垫本体包括耐热层、中空层、基层、散热层,耐热层位于隔热垫本体上表面侧,散热层位于隔热垫本体下表面侧,中空层与耐热层连接,基层位于中空层与散热层之间;
汤勺放置区包括汤勺放置位、第一隔热垫装饰线、第二隔热垫装饰线、第三隔热垫装饰线,第一隔热垫装饰线、第二隔热垫装饰线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依次平行排列,汤勺放置位位于第一隔热垫装饰线、第二隔热垫装饰线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的一端,一个汤勺位于汤勺放置位、第一隔热垫装饰线、第二隔热垫装饰线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浅槽、第二浅槽、第三浅槽、第四浅槽、第五浅槽的形状为同心圆。
优选地,所述汤勺放置位底面低于隔热垫本体零点五毫米。
优选地,所述散热槽的形状为流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汤勺放置之痛点,在盛汤器皿旁边设计汤勺放置区域,即可给盛汤器皿隔热又可近距离放置汤勺的隔热垫,其次是通过流线型散热槽散去不必要的热量,避免隔热垫高温长时间与桌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汤勺放置隔热垫包括器皿放置区1、隔热垫本体2、汤勺放置区3、散热槽4,器皿放置区1、汤勺放置区3分别位于隔热垫本体2上方两侧,散热槽4位于隔热垫本体2下方。
其中,器皿放置区1包括第一浅槽11、第二浅槽12、第三浅槽13、第四浅槽14、第五浅槽15,第一浅槽11在第二浅槽12内侧,第二浅槽12在第三浅槽13内侧,第三浅槽13在第四浅槽14内侧,第四浅槽14在第五浅槽15内侧。
隔热垫本体2包括耐热层21、中空层22、基层23、散热层24,耐热层21位于隔热垫本体2上表面侧,散热层24位于隔热垫本体2下表面侧,中空层22与耐热层21连接,基层23位于中空层22与散热层24之间。耐热层提高耐热性能。中空层提高隔热性能。散热层方便进行散热。基层用于提供框架。
汤勺放置区3包括汤勺放置位31、第一隔热垫装饰线32、第二隔热垫装饰线33、第三隔热垫装饰线34,第一隔热垫装饰线32、第二隔热垫装饰线33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34依次平行排列,汤勺放置位31位于第一隔热垫装饰线32、第二隔热垫装饰线33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34的一端,一个汤勺35位于汤勺放置位31、第一隔热垫装饰线32、第二隔热垫装饰线33和第三隔热垫装饰线34的上方。
第一浅槽11、第二浅槽12、第三浅槽13、第四浅槽14、第五浅槽15的形状为同心圆,这样有助于固定器皿。
汤勺放置位31底面低于隔热垫本体2零点五毫米,这样有助于防止汤勺35上的余汤溢于餐桌上。
散热槽4的形状为流线型,这样有助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炬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炬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4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