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梁模板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5063.7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根;李昕;李安政;黄鸿鹏;朱友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模板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梁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梁、柱、樯等截面结构变形,待梁、柱、樯等模板安装好后,需要用钢管扣件或方木、螺杆、铁钉等进行加固。其做法是:先将梁模板初步固定,以木枋作为梁模板的背楞,然后用钢管扣件搭设成三角支撑架,利用三角支撑架将梁模板的背楞顶紧,加固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短的方木、契木填塞,缺点在于操作过程复杂,耗材较大,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工程成本。另一种做法采用方木、螺杆加固,该方法是在粱模中间穿过螺杆,再通过山型卡将两边的模板通过收紧螺母来夹紧,其缺点在施工过程太过复杂,耗材较大,且截面大小难以控制,致使工期延长。
中国专利(CN201020230916)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梁模板加固夹具,包括左夹杆和右夹杆,该左夹杆和右夹杆的一端为可调节连接,用作夹口开度的粗调,所述左夹杆和右夹杆另一端之间为夹口,用于夹模板,在左夹杆和右夹杆中有一个夹杆在夹口端设有丝杆调节机构,用于夹口开度的微调,夹住后,底部不够稳定,夹持部分容易发生弯曲。
针对于此,需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梁模板加固装置,稳固性好。
一种建筑用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连接杆和一对夹杆,所述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一对夹杆分为左夹杆和右夹杆,所述左夹杆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左端,所述右夹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右端,所述左夹杆顶部设有左夹持装置,所述右夹杆顶部设有右夹持装置,还设有一个稳定杆和一对滑动套筒,分别为左滑动套筒和右滑动套筒,所述左滑动套筒套和右滑动套筒分别设在左夹杆和右夹杆上滑动,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滑动套筒和右滑动套筒上形成稳定装置,所述稳定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所述稳定装置在左夹杆和右夹杆上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还设有顶杆装置,所述顶杆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套筒和螺纹杆,所述横向滑动套筒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横向滑动套筒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上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顶部光滑,所述螺纹杆从连接杆上的螺纹孔插入,顶部插入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装置设有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底部还设有转动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螺杆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左侧的第一夹持板,所述左夹持杆顶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 纹孔与所述连接杆平行,所述第一螺杆插入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转动连接,所述右夹持装置与所述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夹持杆顶部的套筒、第二螺杆和第二夹持板,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杆右端光滑,左端外表面为外螺纹,插入套筒内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左端设有轴套,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插入轴套内,所述右夹持装置和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板为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还设有一个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左端与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一夹持板表面还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竖板和水平板之间设有三角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个稳定杆和一对滑动套筒,左滑动套筒和右滑动套筒分别设在左夹杆和右夹杆上滑动,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滑动套筒和右滑动套筒上形成稳定装置,所述稳定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所述稳定装置在左夹杆和右夹杆上上下滑动,用夹杆固定梁后,调节稳定装置的到最大高度,可以提高夹持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5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
- 下一篇:一种梁砼分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