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9094.X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史英斌;江国进;白涛;姜智锐;张春雷;陈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66;H01R13/68;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80 | 代理人: | 孙小敏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模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端子模块装置,除在核电站和核工程项目中使用外,同样还适用于电力、化工、石油等自动化系统配线时有通道集成和信号切换功能需求的行业。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端子类装置主要有两类:
1)标准端子排:
通过标准端子排,实现通道连接,未集成信号切换、指示及保护等功能,固定方式为DIN导轨卡装。
2)端子模块:
结构壳体为塑料材质注塑底壳,半包围结构,无上盖,未集成信号切换、指示及保护等功能,固定方式为DIN导轨卡装。
现有端子类接线产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无信号切换、指示及保护等功能,不具备高的集成度及可扩展性;
2)端子排配线过程复杂,系统集成、维护效率低;
3)端子模块DIN导轨卡装固定方式不满足振动、地震使用环境要求;
4)端子模块板卡裸露,外观及防护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提出了一种端子模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端子类接线产品存在没有集成和保护功能,不满足震动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端子模块装置包括上盖、电路板组件、底壳组件和支架,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组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上、下方对所述电路板组件形成全包围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在底壳组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包括集成的指示灯、保险丝、电源连接器、DB25连接器和端子连接器;所述DB25连接器为并列设置,一个用于接收板卡通道信号,一个用于接收测试信号;所述端子连接器用于接收现场信号,所述端子连接器的通道数为2n个,n≥2。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两侧设有通风孔,顶面设有与电路板组件对应的指示灯孔、保险丝孔、电源连接器孔、DB25连接器孔和端子连接器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壳组件包括底板、压铆螺柱和压铆螺母,端部还设有接地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为螺装支架或DIN导轨卡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整体为镀彩锌处理,外表面喷塑,与底壳组件接触区域进行逃涂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壳组件整体为镀彩锌处理,外表面喷塑,与上盖接触区域及接地区域进行逃涂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底壳组件和支架制备方式为钣金折弯成型、铝合金机加成型或压铸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地螺钉,所述接地螺钉与接地螺钉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标准接口实现与通道信号的无缝集成,提高系统成套、维护效率;
2.支持通道扩展,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安装方式灵活,便于开展控制柜配置设计;
3.具备现场信号与测试信号切换功能、LED灯切换指示和切换信号过流保护功能;
4.支持支架螺装或DIN导轨卡装的安装方式,易于安装维护,其中螺装方式满足振动、地震使用环境要求;
5.外壳采用金属材质,上、下盖板形成全包围结构,保护内部电路板;
6.壳体搭接处导通,内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满足EMC要求;
7.外表面喷塑,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且不导电,满足安全规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模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模块装置的分解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模块装置的电路板组件、上盖、底壳组件的局部图;
图6-8为16路通道端子模块装置的立体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盖1、装配螺钉2、电路板组件3、底壳组件4、指示灯5、保险丝6、电源连接器7、DB25连接器8和、端子连接器9、通风孔10、底板11、压铆螺柱12、压铆螺母13、接地螺钉孔14、螺装支架15、DIN导轨卡装支架16、接地螺钉17、指示灯孔5-A、保险丝孔6-A、电源连接器孔7-A、DB25连接器孔8-A、端子连接器孔9-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模块装置做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9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微波烤箱
- 下一篇:火灾或停电时的应急灯电源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