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表计数机构以及计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1484.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邵帅;刘义;胡芸华;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7 | 分类号: | G01F15/07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21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计数 机构 以及 计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计数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气表计数机构,以及公开了包含这种机构的计数器。
背景技术
现目前计数器直读主要采用光电直读方式,发射管与接受管配码道的方式。此方式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
1、外界自然光影响较大,需使用挡光板进行当光;
2、字轮翻转时易出现读数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了挡光板较为复杂的结构、解决了翻转时容易出错的问题的燃气表计数机构以及计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气表计数机构,其包括:
采集板;
磁线性传感器,所述磁线性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采集板上;
燃气表字轮,所述燃气表字轮安装于载体上且与所述采集板上的磁线性传感器相邻,燃气表字轮与磁线性传感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燃气表字轮具备磁性或燃气表字轮上安装有随燃气表字轮旋转的磁性部件。
以前采用光电直读的方式,需要使挡光板的挡光效果非常好,使燃气表字轮所在的空间不能有漏光进入,否则会影响读取的数据,所以以前的挡光板结构较为复杂,成本相应也增加了,同时复杂的结构和内部其他结构易产生干涉,整体计数器翻转时易出错;
而采用了本申请新的方案后(包括这种计数机构的计数器),用磁感应的方式代替了光电直读的方式(带磁性的字轮或者所述磁性部件给磁线性传感器提供磁场,磁线性传感器计算出位置,以此计算出读数),直接少了挡光板较为复杂的结构,成本相应降低,也减少了内部结构间的干涉,解决了翻转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磁线性传感器数量等于或大于两组,至少两组磁线性传感器位于燃气表字轮旁,磁线性传感器测得两组以上的数据,再通过这个数据进行计算,比单组测量更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采集板数量等于或大于两个,单个的采集板上至少安装有一组磁线性传感器,从至少两个方向对字轮进行感应,进行感应的方向越多,测量越准确,相比只在采集板设置一组传感器的方式,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采集板数量等于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采集板相互垂直地连接,从两个相对于字轮轴线呈直角的方向进行测试,在尽可能节约磁线性传感器的组数的情况下,使测量效果更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磁线性传感器数量为两组,单组的磁线性传感器布置在采集板同侧上且朝向燃气表字轮,单组的磁线性传感器布置路径和燃气表字轮的轴向平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燃气表计数器,其包括:
所述燃气表计数机构;
显示部,所述采集板与所述显示部连接,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燃气读数。
以前采用光电直读的方式,需要使挡光板的挡光效果非常好,使燃气表字轮所在的空间不能有漏光进入,否则会影响读取的数据,所以以前的挡光板结构较为复杂,成本相应也增加了,同时复杂的结构和内部其他结构易产生干涉,整体计数器翻转时易出错;
而采用了本申请新的方案后(包括所述计数机构的计数器),用磁感应的方式代替了光电直读的方式(带磁性的字轮或者所述磁性部件给磁线性传感器提供磁场,磁线性传感器计算出位置,以此计算出读数),直接少了挡光板较为复杂的结构,成本相应降低,也减少了内部结构间的干涉,解决了翻转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减少了挡光板较为复杂的结构
2、解决了翻转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计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气表字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气表计数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磁钢,2-燃气表字轮,3-第一采集板,4-磁线性传感器,5-第二采集板,6-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一种燃气表计数机构,其包括:
采集板;
磁线性传感器4,所述磁线性传感器4安装于所述采集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1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混浆投料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处理方法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