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气辅助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2922.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温满利;周玉贞;杨军;吕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13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气 辅助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产品的气辅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气辅助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轻量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汽车的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节能降耗、提高车速、改进外观和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汽车零件选用塑料来代替金属。汽车尾门饰件便是其中之一。
气辅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在家电、汽车、家具、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几乎所有的塑料制作领域,有些注塑产品由于功能的需要横截面积较大,如果按照一般的方式注塑,产品将会严重缩水。
汽车部件的注射成型通常是将熔融的塑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制件,达到顶出温度后,模具开启,取出制件。但由于有些汽车部件尺寸较大,形状复杂,采用常规注射成型技术生产时,在厚薄不均的区域会产生严重的缩痕现象,较大的平面也会出现翘曲和变形等缺陷。此时,在注塑的过程中,利用气辅成型模具将高压气体注入气辅成型模具的型腔内,通过控制气体的体积变化或压力变化来调整注射气体的压力和速度,让产品中空,就可防止缩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482961.2公开了一种汽车外门手柄注塑气辅模,包括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成型子柄的下型腔,所述下模上还设有与下型腔连通的料道,所述下模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料道的底部连通。该汽车外门手柄注塑气辅模具将进气孔设在料道的底部,避免了汽车门把手的内部空腔的开口位于汽车门把手的端面处,从而具有在电镀时电镀液不会流入内腔、避免产品报废,注塑成型的手柄头部表面厚实、不影响产品强度,在于柄头部处不会形成熔接线的优点。但其仍然存在壁厚不均匀的问题,影响装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气辅助注塑成型模具,有效解决了注塑产品壁厚不均匀所产生的缺陷问题,有效缩短了生产注塑周期,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吹气辅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与注塑件形状相同的型腔,行位镶件位于对应侧的型腔内,所述上模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胶口和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底部与均匀分布的各分流道连通,所述型腔的上侧布有若干浇口,所述型腔通过浇口与所述分流道相连通;所述型腔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一端通过气体通道与氮气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气孔的另一端通过气辅针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气辅针安装在下模的气辅针镶件上;所述型腔两端的中间区域处均开设有排料孔,所述下模在与所述型腔熔体最后填充的两个区域处均设有排料槽,所述排料孔的出口与排料槽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分流道与型腔浇口的连接处设有流道封针,所述封针的内芯与型腔上的浇口密封连接,所述上模上设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流道封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槽为弯曲结构,两个排料槽的容积之和近似等于排出型腔外的物料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为两个,分布在上模与下模连接平面上的左右两侧,所述浇口分别分布在两个型腔中线的中部、中线一端的底部以及中线另一端的左右型腔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通道与氮气装置的连接处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和氮气装置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与型腔相接的两侧设置有上契紧块,在下模与型腔相接的相同两侧设置有下契紧块,所述上契紧块和下契紧块位置相对,且所述下模外侧设有锁模块,所述下模四周均匀分置有平衡块。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镶件与下模连接处设有行位座,所述行位座通过行位连接块与行位油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辅助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顶出注塑件的斜顶结构,所述斜顶结构为密封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模具在塑胶件注塑成型时加吹氮气的方法,将产品壁厚过厚的位置吹成中空,从而达到产品所需的壁厚和外观要求,无需用专门注塑机设备来生产,只要在普通的注塑机外增加一个氮气装置即可进行生产,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机器设备和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2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