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3453.9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校园 安全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智慧校园的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教育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社会都对教育事业投入了极大关注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教育由原来的学分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等教育业者采取了很多措施改进教学手段,其中,校园网的采用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主要在物流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将物联网用在智能校园的探讨不多,虽然许多学校都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但其利用潜力远未开发。校园网只用来做计算机课程的教具,而网络的根本特性如传播、存储、共享等功能还未能充分运用,使得更多本来可以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来进行管理,不但不能做到实时管理,而且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学校管理人员迫切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将学校的面积变“小”,特别是在校园智能实体管理方面,现有校园中照明节能、校园安全管理、动态视频监控、动态信息交流方面存在多个层面上的信息交换和控制问题,需要采用物联网与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智能学生学习生活、智能后勤管理系统方面相结合。
随着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校园面积逐步扩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给生命和财产带来最大的威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人引起的破坏(如盗窃),另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破坏(如火灾)。因此,建设网络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不仅是要满足校园安防的要求,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申请将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所述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感烟报警系统、安全检查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防火防漏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烟报警系统、安全检查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防火防漏电报警系统通过安防管理部服务器、安防管理部交换机与智慧校园管理总机相连接,其中,感烟传感器包括光发射装置、光接收装置、反射装置、遮蔽装置,由光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光通过烟雾通道被反射装置反射,其后由光接收装置接收,遮蔽装置设置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之间,防止光线的误接收。
优选地,所述防火防漏电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装置、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漏电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漏电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连接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
优选地,所述安全检查系统包括物品承载装置,射线发射装置,射线探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物品承载装置用于加载待检测物品,射线发射装置发出的检测射线作用于待检测物品后被射线探测装置接收,射线探测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数据处理装置记录采集时间和采集编号,并连接至显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感烟报警系统、安全检查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防漏电报警与安防管理部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zigbee、z-wave、wifi、蓝牙、4g网络、线缆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
附图说明
图1为物联网智慧校园系统结构图;
图2为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结构图;
图3为用于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防火防漏电报警系统的结构图;
图4为用于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查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物联网智慧校园系统包括智慧校园管理总机、后勤管理部、安防管理部、人员管理部、教学管理部,上述四个管理部分别通过相应的交换机与智慧校园管理总机相连接,其中,后勤管理部包括但不限于照明节能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园区绿化系统、餐饮售卖系统,安防管理部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员管理部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学管理部包括但不限于教室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文体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3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