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滤波测温电控驱动水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4980.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萍;王天琦;陈卓;陈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萍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滤波 测温 驱动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滤波测温电控驱动水杯盖,属于智能家居物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杯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饮水物品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水杯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水杯,并且伴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厂家针对水杯不断进行着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110380075.3,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置有搭扣的杯盖、与杯盖的搭扣配合的杯身、置于杯盖顶部一端的饮水口,置于杯盖顶部另一端的盖子,盖子顶部设置有与饮水口配合的第一盖塞,所述的饮水口为带有弧度的扁平梯形,所述的杯盖顶部还置有圆柱形的空气对流口,所述的盖子上还置有与空气对流口配合的第二盖塞。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水杯,水杯的饮水口为有弧度的扁平梯形,在饮用时,能确保液体不会溢出,不会弄脏衣物,位于饮水口上方的空气对流孔,能加快饮水口出水速度,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产业化生产,成本低,利润高,原理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还有专利申请号:201310082884.5,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所述水杯的杯身由隔热保温材料制备,并采用隔热保温材料从杯口至杯底将杯身分隔成容积相同的两部分,分别为冰饮区和热饮区,所述杯身底部设有盛放茶叶或冲剂的容器,杯身由隔热保温材料制备,可以避免盛放的液体温度迅速改变;冰饮区和热饮区分开,使用方便;可以盛放茶叶或冲剂,携带方便;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水杯,结构简单,保温隔热性能好,可以大规模生产。
不仅如此,专利号:201310168515.8,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盖和用于容纳流体饮品的杯体,所述杯盖被可释放地连接到杯体并形成从其穿过的流体通道,同时,所述杯盖的上表面设有出水口;还包括防尘盖,位于所述杯盖上;第一密封机构,位于所述杯盖内部并紧靠出水口设置,包括出水口旋转开关及出水口密封衬件;与防尘盖连接的旋转伸缩杆;第二密封机构,位于旋转伸缩杆的下部并与它固定连接,包括密封部件;杯盖内还设有能阻止出水口密封衬件水平转动的限位机构。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水杯,拥有两个容腔,即保温腔和冷却腔,既可以保温饮品,亦可以冷却饮品,甚至是对饮品进行冷热调和;同时,更易清洗,适用范围广。
从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现有的水杯多从功能上进行考虑,针对结构进行改进,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感受,但是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旧能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现有的水杯在设计上,为了防止人们抓握水杯时被烫伤,通常会在水杯的外壁上加入隔热设计,这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烫伤的可能,但是这样人们就很难掌握水杯中水的温度,当水杯中装有热水,人们在不知具体温度的情况下,拿起饮用时,嘴就很容易被烫伤,因此现有技术在考虑抓握隔热的设计下,却勿略了饮水烫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杯盖本体结构进行改进,引入滤波检测电控驱动式结构设计,针对水杯中液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并结合设有微型电控阀门的饮水管,能够有效避免饮水烫伤的智能滤波测温电控驱动水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萍,未经孙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4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