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5587.4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缪亚南;沈红峰;孙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润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sa 施胶剂 专用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井,具体涉及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
背景技术
ASA施胶剂学名为烯基琥珀酸酐,是烯烃和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合成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原料马来酸酐水解生成顺丁烯二酸,以进行下一步的反应合成。
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马来酸酐物料易升华,需要采用冷井对其进行冷凝液化,冷井包括交换器和冷凝器,物料从冷井交换器进入进行热交换,再进入冷凝器内冷凝液化后排出,市面上采用的冷井大多采用多根冷凝管进行一步冷却,难以达到物料冷却的要求,难以完全液化,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采用两步冷却,大大提升液化效率,改善液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其中,包括交换器筒体、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与第二换热机构均设置于所述交换器筒体内部;
所述交换器筒体包括外壳体与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呈圆筒形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外壳体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壳体自上而下依次有弧形连接部、圆筒以及底部封头构成,所述弧形连接部呈中间高四周低结构,所述弧形连接部中间焊接内筒体上端位置,所述弧形连接部底部连接圆筒,所述圆筒底部连接底部封头,所述封头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封头底部中央位置设有凝水出口,所述外壳体外部设有冷却夹套,所述冷却夹套贴合在所述外壳体下端位置,所述冷却夹套内部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设有冷却水,所述冷却夹套底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夹套一侧上部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外壳体上端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在外壳体上延外壳体侧壁切向设置;所述内筒体顶部设有法兰,所述内筒体通过法兰与冷井冷凝器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支架和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第一换热支架竖板与第一换热支架横板,所述第一换热支架横板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架横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换热支架竖板,另一端固定在内筒体外表面;所述第一换热支架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两端,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固定在所述第一换热支架上,通过U型螺栓配合螺母实现与第一换热支架的固定,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套合在所述内筒体外部,所述第一换热盘管顶部两侧伸出交换器外壳体顶部,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内部通入冷冻水,所述第一换热盘管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冷冻水出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冻水入口;
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第二换热支架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第二换热支架竖板与第二换热支架横板,所述第二换热支架横板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架横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换热支架竖板,另一端固定在内筒体内表面;所述第二换热支架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内表面两侧,所述第二换热盘管固定在所述第二换热支架上,通过U型螺栓配合螺母实现与第二换热支架的固定,所述内筒体套合在所述第二换热盘管外部,所述第二换热盘管顶部两侧伸出交换器内筒体顶部两侧,所述第二换热盘管内部通入冷冻水,所述第二换热盘管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冷冻水出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冻水入口。
上述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其中,所述冷却夹套大小、形状与所述外壳体底部相对应。
上述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支架横板数量为3个。
上述一种ASA施胶剂专用冷井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支架横板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使用时,物料(气体)从进料口,延外壳体侧壁切向进入交换器外壳体与内筒体之间,物料呈螺旋形向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换热盘管内冷冻水与外壳体冷却空腔内冷却水的作用下,气态物料内一部分的马来酸酐实现气体向液体转变,液体向下从凝水出口流出,其余气态物料运动至交换器筒体底部中心位置时,由于气体具有热量因此向上运动,此时气态的物料自内筒体向上运动,由于第二换热盘管内部冷冻水的作用,气态物料再次降温,物料中的一部分的马来酸酐也实现液化,液化后的马来酸酐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凝水出口排出。剩余气体物料通过内筒体通入冷凝器,进行下一道冷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润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润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5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导航面板(14款君威)
- 下一篇:汽车导航面板(13款蒙迪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