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0687.6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丁长青;曹远东;孙迎迎;张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长青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张耀文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躁动 患者 颅脑 ct 检查 减少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属于CT检查用辅助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CT机检查床头托基本是单功能头托,头托底部呈水平状,侧壁垂直向上,顶部为全开口设计,头托连接臂与托槽结合处连接位置固定,只按头颅CT扫描设计应用。许多脑卒中及颅脑外伤急诊患者常因颅内病变导致头部的不自主运动,影响扫描结果,造成CT扫描伪影过大而需多次反复扫描,这样会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此外,伪影过大还会导致诊断不准确,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因而,设计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可有效减少躁动患者做颅脑CT检查时的移动伪影,减少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并且保持舒适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包括头托、软垫、连接板及若干缚带;
其中,所述头托为硬塑料结构,与头部接触的一面为头托凹面,头托呈半圆弧形;头托凹面中部设置有软垫魔术贴,所述软垫通过软垫魔术贴固定在头托上;
头托凹面两侧翼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若干对缚带魔术贴,每对缚带魔术贴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缚带通过缚带魔术贴固定在头托上;
所述连接板与头托的一侧连为一体,连接处设置有颈托弧面。
优选的,所述缚带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用于固定躁动患者的上额部及下巴等部位。
优选的,所述缚带魔术贴的数量为2对及以上,缚带魔术贴呈条状,使得缚带的位置及高度都可以调整,适于不同年龄及不同大小的颅脑受检者。
优选的,所述缚带包括外侧皮革及内侧海绵,且内侧海绵沿长度方向凹凸不平,根据人体头部轮廓设计,协助固定耳翼等部位,同时保持舒适度、减少挤压感。
优选的,所述头托靠近颈托弧面的一侧设有铅防护帘,可挡住部分射线,减少患者所受的电离辐射,保护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射线损伤。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同时保持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压抑及恐惧感;2、可有效减少躁动患者做颅脑CT检查时的移动伪影,减少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同时保护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射线损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包括:1、头托,1-1、头托凹面,2、软垫,3、连接板,4、软垫魔术贴,5、缚带魔术贴,6、颈托弧面,7、CT检查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颅脑CT检查时减少移动伪影的装置,包括头托1、软垫2、连接板3及两条缚带,两条缚带用于固定躁动患者的上额部及下巴处。
其中,所述头托1为硬塑料结构,与头部接触的一面为头托凹面1-1,头托1呈半圆弧形;头托凹面1-1中部设置有软垫魔术贴4,所述软垫2通过软垫魔术贴4固定在头托1上;
头托凹面1-1两侧翼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两对缚带魔术贴5,每对缚带魔术贴5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缚带通过缚带魔术贴5固定在头托1上;缚带魔术贴5呈条状,两对缚带魔术贴5的高度不同,使得缚带的位置及高度都可以调整,适于不同年龄及不同大小的颅脑受检者。
所述连接板3与头托1的一侧连为一体,连接处设置有颈托弧面6。
所述缚带包括外侧皮革及内侧海绵,且内侧海绵沿长度方向凹凸不平,根据人体脑部轮廓设计,协助固定耳翼等部位,同时保持舒适度、减少挤压感。
所述头托1靠近颈托弧面6的一侧设有铅防护帘,可挡住部分射线,减少患者所受 的电离辐射,保护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射线损伤。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长青,未经丁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0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质量检测体模
- 下一篇: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