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2669.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H01B7/18;H01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44103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在冶金、石油、化工及发电厂等工矿企业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可避免的长期处于高温、酸碱腐蚀、油渍污染、机械损伤等恶劣的生产环境中,这些设备所使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受到这些恶劣环境影响会导致电缆的绝缘、护套老化加快、电气性能降低、电缆机械损伤、断裂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导致电器短路、断电等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生产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这些特殊场合电气连接均采用耐高温电缆。而有些特殊地方所用控制电缆须承受更高的耐温性能、更大的纵向抗拉拽力和机械压力,国家现有相关标准《TICW/03-2009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控制电缆》中列出的标准型号的耐高温控制电缆中并无此类型的电缆,无法满足特定场合的使用要求。
现有《TICW/03-2009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控制电缆》标准中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控制电缆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
电缆结构方面:
(1)导体结构:电缆导体采用《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导体硬铜导体。
(2)绝缘结构:绝缘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塑料,具有绝缘性能好,耐高温能力强的特点。
(3)成缆绕包结构:电缆成缆绕包采用单层耐高温聚四氟乙烯绕包带作为电缆的 成缆捆扎绕包带。
(4)铠装结构:电缆铠装采用细镀锌钢丝编织方式铠装。
(5)外护套结构:电缆外护套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塑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老化的特点。
但是,上述TICW/03-2009标准中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控制电缆的缺点在于:
(1)成缆:成缆用耐高温聚四氟乙烯绕包带在成缆时只绕包单层,电缆的最高耐温只能达到265℃,无法满足更高环境工作温度的要求。
(2)铠装层:采用镀锌钢丝编织铠装电缆的弯曲性能良好,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但在电缆受到较大的拉拽力和外部机械压力情况下容易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如线芯拉断、绝缘破损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高一般耐高温控制电缆的耐温性能、抗腐蚀、耐老化、抗拉断力、抗机械压力的性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保护电气设备及人员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线芯为在铜导体外包覆聚全氟乙丙烯塑料绝缘层,若干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为绕包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聚四氟乙烯包带,最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包带之外包覆有聚全氟乙丙烯塑料内护层,内护层外为铠装层,铠装层为热镀锌钢丝同心绞合结构,绞合节距不大于14倍,铠装层外包覆聚全氟乙丙烯塑料外护层。
所述若干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的最外层线芯右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标准型耐高温控制电缆的基础上增加了细钢丝绞合缠绕铠装层和两层或以上耐高温绕包带隔离层及外护套,有效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断力、抗机械压力的性能,并且由于增加了耐高温隔离层及外护套,使得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均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保护电气设备及人员使用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中电力、控制信号的联接输送分配用电线电缆,适合在高温条件下和恶劣环境中(如酸、碱、油、低温条件)作为各种电器、仪表、控制监控及自动装置连接用线缆,供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高温或耐酸碱腐蚀要求环境中的控制、监控及保护电路等场合下使用。
本实施例为额定电压450/750V氟塑料绝缘细钢丝铠装氟塑料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型号:KFF3F;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导体截面0.5~6mm2,芯数2~19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能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2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弹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 下一篇:电子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