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幼儿桡动脉穿刺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4585.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婕;林波淼;刘燕君;周丽华;舒海华;胡琳;刘优凤;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婕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儿 桡动脉 穿刺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儿桡动脉穿刺固定带。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病人采用直接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因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直观读取手术病人血压数值,以便第一时间对病情进行处置,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血气分析的直接采集,减少病人因病情需要而反复穿刺的痛苦。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测压的必须手段,桡动脉穿刺时腕关节最好处于外翻体位,以充分暴露桡动脉。对于儿童患者,动脉较小,脂肪较多,穿刺难度大,配合程度较成人患者差。穿刺操作者需双手进行操作,不能腾空单手保持患肢体位。目前的体位维持方法是:腕背部垫盐水并用胶带将手掌固定于搁手板上。此方法较为繁琐,且外翻严重不足,体位较差,影响穿刺成功率。反复穿刺损伤大,会因动脉压力较高造成血肿,造成感染,严重的甚至造成桡动脉栓塞导致手腕部供血不足甚至坏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幼儿桡动脉穿刺固定带,其操作简单,且会使得幼儿体位较好,能更好的固定腕关节,提高儿童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填腈纶棉的棉垫,所述棉垫相对的两侧各缝制一个绑带,所述绑带的末端各缝制一个魔术贴。
进一步,还配有一幅手套。
进一步,所述棉垫呈长方体形,长、宽、高分别为100mm、60mm、40mm。
进一步,所述绑带长度为300mm、厚度为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固定带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高,可以快速固定患者腕部并创造良好的桡动脉穿刺体位,快速调节松紧度,并可防止躁动病人挣扎导致穿刺导管的脱落,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还可以固定肢体防非计划性拨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桡动脉固定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如下:1-魔术贴,2-绑带,3-棉垫,4-搁手架,5-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固定带实施例,包括一棉垫3,其呈长方体形,长、宽、高分别为100mm、60mm、40mm,并填充腈纶棉;棉垫3相对的两侧有绑带2,绑带2为整体式,分别缝制在棉垫的100mm长边一侧,长度为300mm、厚度为40mm;绑带2的末端有魔术贴1,配有手套5.
手术时可将桡动脉穿刺固定带的棉垫3放置于搁手架4上,患者的腕背部放置于棉垫3上,棉垫3两端的绑带2绕过搁手架4后再反绑于患者手掌上。桡动脉穿刺固定带固定后可保证患者前臂与手掌呈30°~45°状态,并能使患者腕关节保持稳定,不会前仰或后仰,而且固定带不直接压迫桡动脉,不影响患者前肢体血液循环,满足了手术需要。
本实施例所述棉垫3的填充材料不限于腈纶棉,也可使用其它软弹性材料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婕,未经黄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4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释放磁吸式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捷式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