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树挖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7932.6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国雄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23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树 挖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树挖坑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种植业都是通过人工用锄头挖成一个坑,对树木进行种植,但是目前的这种种植方法,存在着以下缺陷:
1、挖坑效率低。
2、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3、挖出的坑口和坑底形状大小不一,尺寸不好掌握,不易种植。
4、挖出的土壤颗粒不疏松,树苗放在坑中后,不易对土壤进行回填,容易对树苗造成损伤。
5、树苗栽种过后时间不久在吹风时会造成树苗歪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挖坑效率的植树挖坑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挖坑效率的植树挖坑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树挖坑机,包括手柄架,手柄架上设置有动力源,动力源上的输出轴连接有钻杆,钻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为了提高挖坑效率,钻杆底部设置有钻头。
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起到定位作用,钻头的底部呈锥形,钻头的中部设置有螺旋槽。
为了进一步的减轻在切削泥土时的阻力,螺旋叶片与钻头之间设置有切割盘,切割盘与钻杆固定;切割盘上设置有扇形开口,扇形圆心角为145°,扇形开口处设置有切割刀片;切割刀片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一方面,为了方便携带,另一方面,为了便于维修和更换不同型号的叶片和钻杆,输出轴与钻杆通过销钉连接。
为了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安全性能,手柄架上设置有急停开关和油门开关;动力源为汽油机。
为了在作业时方便操作,更加省力,手柄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均为500mm-550mm;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从中部至两端逐渐向上弯曲呈弧形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三连接杆的长度为240mm-260mm;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通过动力源安装板连接,动力源设置在动力源安装板上。
为了加强整个装置的紧凑性,降低操作难度,动力源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开口,输出轴从开口向下延伸后与钻杆连接。
为了方便操作,急停开关与油门开关设置在第三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提高了挖坑效率。
2、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易种植。
4、易回填,有效的避免了对树苗造成损伤。
5、避免了吹风时造成树苗的歪斜,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植树挖坑机,包括手柄架100,手柄架100上设置有动力源2、急停开关9和油门开关10。本实施例中,动力源2为汽油机。动力源2上的输出轴3连接有钻杆4,输出轴3与钻杆4通过销钉15连接。
钻杆4上设置有螺旋叶片5。钻杆4底部设置有钻头6。钻头6的底部呈锥形,钻头6的中部设置有螺旋槽7。
螺旋叶片5与钻头6之间设置有切割盘8,切割盘8与钻杆4固定;切割盘8上设置有扇形开口,扇形圆心角θ为145°,扇形开口处设置有切割刀片8a;切割刀片8a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手柄架100包括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的长度均为500mm-550mm;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的长度均为520mm,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均从中部至两端逐渐向上弯曲呈弧形状;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杆13连接,本实施例中,急停开关9与油门开关10设置在第三连接杆13上。
第三连接杆13的长度为240mm-260mm;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13的长度为250mm。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的中部通过动力源安装板14连接,动力源2设置在动力源安装板14上。动力源安装板14的中部设置有开口14a, 输出轴3从开口14a向下延伸后与钻杆4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架100可以两人同时进行操作,也可以一人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国雄,未经冯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7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