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及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8271.9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王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军;王珺博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0 | 代理人: | 王道川,杨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持续 恒定 长时间 供热 蓄热 元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及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波谷电价较低,充分利用波谷电可以节约生产及生活成本,人们也想出了很多利用波谷电的办法。但是,现有技术中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下技术问题:将波谷电储存起来,在波峰时用于人们的生产及生活,从而实现解决电费的目的。例如,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北方冬季取暖来说,淘汰燃煤已经成为共识,若电加热取暖就存在如下技术难题:白天电价较高而夜晚电价较低,现有的蓄热材料虽然可以在夜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以便白天使用;但是,这些蓄热材料往往是上午供热能力较强而下午或傍晚供热能力很差,使得上午室内温度达标而下午或傍晚室内温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及蓄热装置,将波谷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且在波峰时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地释放热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包括本体和相变蓄热体,所述相变蓄热体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且相变温度各不同,所述相变蓄热体间隔分布于所述本体内,并且相变温度高的所述相变蓄热体与所述本体表面的平均距离L1小于相变温度低的所述相变蓄热体与所述本体表面的平均距离L2。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相变蓄热体的粒径为3-5毫米。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相变蓄热体为球状。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相邻所述相变蓄热体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本体为长方体形。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长方体形的长为22-25厘米、宽为22-25厘米、高为8-12厘米。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长方体形的长为20厘米、宽为20厘米、高为10厘米。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所述本体为氧化镁本体,所述相变蓄热体包括碳酸钠相变蓄热体和氢氧化钾相变蓄热体。
上述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相邻所述碳酸钠相变蓄热体之间呈等间距分布,相邻所述氢氧化钾相变蓄热体之间也呈等间距。
具有上述蓄热元件的蓄热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蓄热元件,相邻所述蓄热元件之间为换热流体通道,并且相邻所述蓄热元件之间的距离为10-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体中设置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变蓄热体,并且这些相变蓄热体的相变温度各不同。利用波谷电将蓄热元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如1000摄氏度),波峰的时候,蓄热元件通过与流体通道内的换热介质换热而向外释放热量,蓄热元件从高温到低温的降温过程中,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蓄热材料首先固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相变温度较低的相变蓄热材料再次固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样可以确保蓄热元件在波峰时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地释放热量,保证上午、下午及傍晚的室内温度达标。
相变温度高的所述相变蓄热体与所述本体表面的平均距离小于相变温度低的所述相变蓄热体与所述本体表面的平均距离,这样可以保证传热速度较快,热量释放更加及时、充分。
利用波谷电将本实用新型蓄热装置加热至900-1000摄氏度,根据供暖面积计算好需要的蓄热元件数量,在波峰时利用蓄热装置加热供暖回流水,可以确保供暖回流水出水温度持续12个小时在100摄氏度以上,并且出水水温变化幅度很小。
蓄热元件平行设置组成蓄热装置,相邻两个蓄热元件之间为换热流体通道,这样可以确保换热速度较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碳酸钠相变蓄热体;3-氢氧化钾相变蓄热体;100-蓄热元件;200-换热流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军;王珺博,未经王学军;王珺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8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
- 下一篇:一种无叶片式喷雾冷却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