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外科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8734.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丁伟;祖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外科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外科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手外科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室中常见的手术,而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长时间的固定。目前,手外科手术中常常由助手把患者的手保持在一个充分暴露且长时间固定的手术体位。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需二人操作,浪费人力资源;二是助手在长时间帮助固定患者手部时,往往产生抖动,造成固定不稳定;三是助手在操作中占据了一定空间,妨碍手术医生的操作空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手部手术固定装置[申请号:201020226216.7],由长方形固定板和支架构成,在长方形固定板的左侧垂直固定上支架,在支架的端部固定上横杆,在横杆的端部固定上滑轮,在滑轮上绕有拉绳,拉绳的一端系上拉环,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上患指套环,在长方形固定板的上板面中部设有相对于五个手指的固定指套。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需要助手帮助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方式复杂,手部固定效果差,抓持效果差,角度调节的灵活度低,缝针容易丢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对患者手部定位的手外科操作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手外科操作平台,包括两块相互铰接的台板和能够调整两块台板之间的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其中一块台板水平设置作为底板,另一台板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台板倾斜设置作为托板,所述的台板上分别设有能配合弹性圈以辅助病患手部定位的定位结构。将病患手部放置在作为托板的台板上,并通过角度调整机构来调节两块台板之间的角度从而改变患者手部的倾斜度,而定位结构配合弹性圈能够定位病患手部,方便医生对病患手部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生的操作失误。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台板两侧的两组沟槽,每组沟槽分别包括若干沿着台板间隔部分的沟槽,用于定位病患手部的弹性圈能套于台板上且能分别卡于该台板的一组沟槽中的一个沟槽和另一组沟槽中的一个沟槽。弹性圈与沟槽的配合使弹性圈固定在台板上,而弹性圈的弹力则将病患手部压紧在台板上。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同一台板的两组沟槽中的各个沟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沟槽分别形成于相邻设置的两个齿牙之间。由于沟槽形成于相邻设置的两个齿牙之间,本手外科操作平台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齿牙的牙顶呈尖头状,且作为底板的台板上的齿牙分别朝台板反面倾斜以增加台板的抓持力。尖头状的牙顶以及齿牙的倾斜能够增强抓持力,从而使整个手外科操作平台不易移动。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作为底板的台板上的齿牙朝台板反面倾斜的倾斜角度为5°至20°。5°至20°的倾斜角度既不会使作为底板的台板过于抬高,同时又能够产生合适大小的抓持力。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根拉杆,每一台板的至少一侧设有沿着台板间隔部分的定位孔且两块台板的定位孔位于同一侧,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其中一块台板的任意一个定位孔相连,另一端与另一台板的任意一个定位孔相连。拉杆的端部可以选择与沿着台板间隔部分的任意一个定位孔相连,从而方便调节两块台板之间的角度。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能与定位孔相连的钩体,所述的钩体为弧形钩且头端呈钝形,所述的定位孔设置在定位结构上。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根螺杆,作为托板的台板上设有螺孔,所述的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所述的螺孔设置在螺母上,所述的螺母与作为托板的台板可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手外科操作平台中,作为托板的台板背面设有盒体,所述的台板和盒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盒体内设有磁性体以避免掉落的显微缝针丢失。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手外科操作平台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单,手部固定效果好,抓持效果好,角度调节的灵活度高,缩短手术时间,缝针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8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 下一篇:电动式微创拔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