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宫内翻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2110.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雨;常青;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宫内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与科普教育领域,具体为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青春期为1:1,生育期为2:1。子宫正常稍向前弯曲,前壁俯卧于膀胱上,与阴道几乎成直角,位置可随膀胱直肠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变。 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粘膜(即内膜)三层。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小时内死亡。针对子宫内翻的治疗措施包括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的治疗措施,前者包括经阴道徒手复位、经阴道水压复位、经腹手术复位和经阴道手术复位,后者经腹或经阴道部分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翻出可分急性和慢性。子宫翻出后立即发现,即为急性子宫翻出。急性子宫翻出可用阴道徒手复位术,如复位失败则可经腹手术复位,慢性子宫翻出均须手术治疗。如发生严重感染、组织坏死,应控制感染后行子宫切除术。而对于手法复位的学习而言,仅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不仅直观性差,而且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用于进行子宫内翻手法复位的教学模型,便于对医护人员的临床宣教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进行子宫内翻的手法复位的教学时,由于现有的教学方式直观性差,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直观性强的教学模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子宫模块、子宫动脉模块、卵巢模块和输卵管模块,各模块均包括模拟人体皮肤的软质的表层和软质的填充物,子宫模块包括上端的圆凸部分的宫底、下端的狭窄部分的宫颈和位于宫底和宫颈之间的宫体部分;卵管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侧壁与输卵管模块的侧壁连接。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教学时,利用填充物对表层进行填充,完成对子宫的模拟。讲师可以先根据对模型的每个模块进行相关功能的讲解,学员在讲师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讲解的内容对每个模块进行辨认,增加对每个模块的认知;当每个模块的内容讲解完毕后,将子宫模块的宫底翻出,实现对子宫内翻的模拟后,讲师根据手法复位的操作要点同时配合教学模型进行讲解,在讲师讲解完毕后,学员们需根据讲解的相关要点进行操作,完成对子宫的复位操作。
设置子宫模块,对子宫进行模拟,设置子宫动脉模块,对子宫动脉进行模拟,设置卵巢模块,对卵巢进行模拟,设置输卵管模块,对输卵管进行模拟,设置表层进而填充物,利用软质的表层实现对人体皮肤的模拟,设置填充物,利用填充物对表层进行填充,实现模型的立体化。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各模块对子宫的整体进行模拟,利用模型进行施教,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便于讲师对子宫进行讲解;通过利用模型对子宫内翻进行模拟和手法复位的操作讲解,学员可以利用模型进行直接操作,进一步的增强对了操作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填充物为海绵。有益效果:相较橡胶而言,一般海绵的密度会比橡胶小,即硬度比橡胶小,采用海绵对模型进行填充,使得子宫模块的内翻和复位操作能容易。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表层为硅橡胶表层。有益效果:采用硅橡胶表层作为表层,更能方便实际感受各部分的软度以及手感,保证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输卵管模块的两端采用魔术贴与子宫模块和卵巢模块连接。有益效果:通过在输卵管模块的两端设置魔术贴片,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实现输卵管模块和子宫模块及卵巢模块之间的连接,两端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个模块的拆卸更换,实现模型的反复操作。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子宫动脉模块设有一条第一链带,输卵管模块设置有与第一链带啮合的第二链带。有益效果:考虑输卵管模块和子宫动脉模块的长度,采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实现子宫动脉模块和输卵管模块的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2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方位测定模型
- 下一篇:一种脊柱及椎骨标本观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