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9882.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鲁;张朝前;刘虹遥;杨乐;马砚忠;路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嘉兴微电子仪器与设备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仪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系统设计是半导体仪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半导体芯片的特征尺寸非常小,即使非常小的颗粒污染都可能导致其功能失效,使昂贵费时的制造过程白费。空气中漂浮的颗粒落至芯片上是导致芯片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芯片生产、检测过程对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芯片会长期接触的仪器内部。针对此现状,对芯片生产及中间检测仪器均设有空气净化系统,保证仪器内部,尤其是芯片放置位置附近空气的洁净程度。常见的半导体仪器中空气净化系统是通过抽气或进气设计实现仪器内部空气单向循环系统,并对进入到仪器中空气多重过滤去除其中颗粒实现,该方法能较好的保证仪器外进来空气的洁净度,但当仪器内有进行机械运动部件时,机械运动中物体摩擦产生的颗粒会漂浮在仪器,造成半导体芯片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半导体仪器内部因机械运动体摩擦而产生的颗粒容易污染晶圆的技术问题,在半导体仪器内部建立了空气单向循环系统,使机械运动元件摩擦产生的颗粒会快速被排出,且不会扩散至半导体芯片附近,防止污染半导体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仪器空气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气单元、密封箱及排气单元;
所述进气单元与所述密封箱相连,所述进气单元向所述密封箱输入气体;
半导体仪器的运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晶圆运动系统与半导体仪器的采集系统连接;
所述密封箱与所述排气单元相连,所述密封箱的灰尘伴随所述气体经所述排气单元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单元包括:风机、进气罩及至少一根进气管;
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进气罩上方;
所述进气罩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密封箱连接;
当所述进气管至少为两根时,所述进气管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为四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单元还包括:匀气罩及匀气板;
所述匀气罩固定在所述密封箱上;
所述匀气板设置在所述匀气罩内;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匀气罩连接,所述进气管中的气体经所述匀气板进入所述密封箱。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包括:出风件及至少一个排气管;
所述密封箱上开设有出风口;
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出风件与所述出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还包括:抽气泵;
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排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为塑料管或金属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为塑料管或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进气单元向密封箱输入气体,半导体仪器的运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密封箱的灰尘伴随气体经排气单元排出;在密封箱内部建立了空气单向循环系统,保证机械运动元件摩擦产生的颗粒会快速被排出,且不会扩散至半导体芯片附近,防止污染半导体芯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当进气管至少为两根时,进气管对称分布,使得进气管内的气体均匀进入密封箱内部,保证了对密封箱内部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进气单元设置有匀气罩及匀气板,进一步提高了进入密封箱内部气体的均匀性,保证了对密封箱内部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的装配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及图2所示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的进气管连接关系图;
图4为图1及图2所示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的封箱内部器件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及图2所示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的排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及图2所示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的又一排气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半导体仪器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半导体仪器内部因机械运动体摩擦而产生的颗粒容易污染晶圆的技术问题,在半导体仪器内部建立了空气单向循环系统,保证机械运动元件产生的颗粒会快速被排出半导体仪器,且不会扩散至半导体芯片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嘉兴微电子仪器与设备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嘉兴微电子仪器与设备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9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医药领域的气源系统
- 下一篇:立式柱形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再生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