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小夹板肩关节外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0434.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雁群;范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雁群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王惠萍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夹板 肩关节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小夹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肩关节肱骨上端骨折治疗的中医小夹板肩关节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小夹板技术以柳木夹板、杉树皮夹板为代表,与束带、压垫组成外固定体系,在“流体不可压缩效应”的作用下,对骨折进行局部外固定治疗,是生物学的治疗方式,符合骨折愈合的客观规律。此优点源自上述两种夹板与人体骨骼力学本质的共性,体系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然而,天然材料夹板弊端诸多,局限于直条板形,不能适应人体关节生物形态和力学需求,尤其对于肩关节骨折外固定治疗效果较差,其关键是不具备适配性。可是,在肩关节损伤中,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在这个年龄段,大部分人群的身体状况,已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创伤和风险。并且,肩关节易粘连冻结,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外固定处理是较多用的方式,但必须以“动静结合”为治疗原则,既要达到坚强稳定地固定,又能进行适当的肩关节活动。因此,中医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在理论上为首选,采用3片长夹板和1片短夹板,短夹板制成蘑菇头状,以前侧夹板对应后侧夹板,外侧夹板对应内侧蘑菇头短夹板,给予捆扎相向对应挤压外固定,已成为常规。但是无论是杉树皮夹板模式,还是柳木夹板模式,均不能稳定有效的固定肩关节发挥中医小夹板技术的优势,易松散脱落,并发症居高不下,操作护理繁琐,急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小夹板肩关节外固定装置,目的是提高肩关节肱骨上端骨折外固定治疗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中医小夹板肩关节外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包覆人体肩关节的包肩板和与包肩板连接且用于固紧到人体上臂上的小夹板外固定机构。
所述包肩板包括弧形的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两侧的牵拉部。
所述主体部包括上段夹板和与上段夹板的端部连接的延伸板,上段夹板为正交各向异性板。
所述延伸板为各向同性板。
所述牵拉部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上拉板和下拉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延伸板和所述上段夹板的侧部连接,所述上拉板和所述下拉板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上拉板和下拉板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拉板和下拉板为各向同性板。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牵拉部为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小夹板外固定机构包括四片夹板、弹性塑形轨道板以及用于将弹性塑形轨道板和四片夹板固紧到人体上臂上的束带,三片夹板在弹性塑形轨道板的内侧与弹性塑形轨道板连接。
与所述弹性塑形轨道板连接的所述三片夹板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为第一夹板,另外两片夹板为分别位于第一夹板两侧的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第一夹板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分别与一个所述牵拉部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为正交各向异性板,在同等外力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板的纵轴向弹性变形小于横向弹性变形。
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三夹板包括与所述弹性塑形轨道板连接的直板段和与所述牵拉部连接的隆起板段,隆起板段具有凹陷,隆起板段的刚度小于直板段的刚度。
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具有插孔,所述弹性塑形轨道板和所述牵拉部上设有插入插孔中的凸起。
所述弹性塑形轨道板上设有用于使弹性塑形轨道板维持于一预设的弯曲形状的塑形条。
所述塑形条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四片所述夹板中,剩余的一片夹板为与所述束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夹板位置相对的第四夹板。
所述第四夹板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夹板体和设置于夹板体上且用于置入人体腋窝中的弹性支撑件。
所述夹板体为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于夹板体的上端。
所述夹板体上设有齿条,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弹性支撑件为椭圆球形网格结构。
所述第四夹板还包括与所述夹板体和/或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且用于与所述束带粘接的勾带。
所述正交各向异性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具有上平横联、下平横联和垂直板,上平横联位于相邻两个垂直板之间且与两个垂直板的一端连接,下平横联位于相邻两个垂直板之间且与两个垂直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下平横联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弦杆和与两个弦杆连接的直连接杆,直连接杆在两个弦杆之间并排设有多个,且在相邻两个直连接杆与两个弦杆形成的空腔中沿两个对角线分别设置一斜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雁群,未经孙雁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0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电路控制板测试台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不锈钢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