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下垂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2497.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袁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下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防护康复器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足下垂训练器。
背景技术
足下垂为足跖侧屈曲伴母趾向足背屈曲,造成足部和踝关节肌肉萎缩和麻痹,标志着某些周围神经或运动神经元疾病。足下垂主要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不足、不正确的姿势或经常被动运动导致跟腱缩短所致,单侧足下垂可能由于腓骨头压迫腓总神经所致,特别是突患脑卒中的则因此更容易造成单侧足下垂,带来诸多不便。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足下垂,多依靠长时间的康复治疗,需要有专业的康复人员辅助训练,需要较多的经济支持,一些辅助的训练器械也比较复杂,或者作用单一,不利于大多数患者的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足下垂训练器,主要用于多数足下垂患者的康复训练,特别是对于因中风造成的足下垂患者还可以辅助训练上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足下垂训练器,其包括水平踏板,该水平踏板的下表面具有弧状部,该水平踏板的上表面包括两个脚部固定部和向上设置的上肢扶杆,两个所述脚部固定部位于上肢扶杆两侧。
采用以上结构,足下垂患者坐好之后,通过两个脚部固定部将两脚掌固定在水平踏板上,稍微用力即可使使水平踏板的弧状部与地面接触不稳,开始摆动,而患者的脚掌紧贴水平踏板,则跟随一起做类似的钟摆运动,因为是坐资锻炼,则摆动会不断拉伸和卷曲脚背脚踝,从而起到足下垂康复作用,同时,患者可通过上肢扶杆来辅助摆动,且上肢跟随扶杆摆动,有助于帮助中风患者上肢的康复。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患者的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脚部固定部包括至少一组相互适应的尼龙扣。采用以上方案,进一步简化结构,患者足部直接通过尼龙扣固定在水平踏板上,透气良好,更适用于一下因运动、坐姿或营养等机理原因造成的轻微足下垂患者。
作为优选:所述脚部固定部包括固设在水平踏板上的脚掌支持部以及设置在该脚掌支持部端部竖直向上的筒状小腿固定部。采用以上方案,可同时对患者的足部和小腿同时进行定型,有助于加强足部与小腿神经的同时刺激,增加康复效果,更实用与因中风或脑卒中等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足下垂患者。
作为优选:所述上肢扶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水平踏板上。采用以上方案,使装置加工组装更简单,且更容易运输携带和放置。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脚部固定部沿水平踏板长轴方向对称设置于上肢扶杆两侧。采用以上方案,增加了装置的摆动时的稳定性和使用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肢扶杆顶端两侧设有与水平踏板平行的把手。采用以上方案,患者上肢更好的能支撑在上肢扶杆上,提高装置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足下垂训练器,患者以坐姿进行锻炼,可轻易的将自己双脚固定在脚部固定部,在稍微用力之下,利用水平踏板下表面的弧状部不稳定性来带动患者双脚做前后摆动的往复运动,不断的拉伸和卷曲脚背脚踝,从而起到活动足部骨节及刺激小腿神经的作用,达到足下垂的康复训练,患者可通过上肢扶杆了辅助控制摆动,增强康复效果,同时上肢跟随上肢扶杆前后往复运动,带动活动患者的上肢,有助于中风患者患侧上肢的康复。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组装,携带方便,患者可用此装置实现自我康复训练,大大降低了所需的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足下垂训练器,水平踏板1的下表面具有有弧状部2,在所述水平踏板1的上表面中央位置可拆卸的设有垂直的上肢扶杆3,上肢扶杆3顶端两侧安装有与水平踏板1平行的把手5,在水平踏板1上表面的长方向上还设有两个脚部固定部4,两个所述脚部固定部4对称设置于上肢扶杆3两侧,所述脚部固定部4包括固设在水平踏板1上的脚掌支持部42以及设在该脚掌支持部42尾端竖直向上的筒状小腿固定部43,所述水平踏板1和上肢扶杆3均经过倒圆角处理,增加装置的光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2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自动加湿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变温的恒温系统及恒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