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与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4466.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尚艳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艳燕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5/02;B62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田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车车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与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现有的电动平衡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
现有的平衡车比较占用地方,在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车轮容易滚动,而平衡车又没有停车刹车装置,因此也容易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与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所述平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与车体底部可转动固定,另一端与车轮可转动固定;所述支撑臂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可沿着通孔运动的销体,所述车体底部还设有与销体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撑臂旋转到展开状态时,所述销体跟第一定位孔配合;所述支撑臂旋转到收缩状态时,所述销体跟第二定位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销体包括连接柱,与连接柱端部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横截面宽度大于连接柱的横截面宽度;所述固定柱与连接柱连接处形成第一环面;相应的,所述通孔包括与连接柱适配的第一孔洞,与固定柱适配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连接处形成第二环面;所述连接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环面和第二环面定位。由于弹簧的存在,销体会一直抵住本体底部的平面,一旦旋转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的位置,销体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自动嵌入到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无须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动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包括轮体和轮轴部件;所述轮轴部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一端穿入轮体,另一端设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轴体相反的一面设有与连接件活动连接的支撑部;支撑部与所述支撑臂可转动固定。一般来说,轮轴都是比较细的,不容易实现可转动的固定结构,通过转接部可以增加转轴部分的接触面积,一方面容易跟连接件固定,另一方面在轮子展开状态与车体侧面接触定位,在车轮运行的时候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部为一圆台;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圆台偏离轴心的位置。支撑部偏离轴心,在平衡车运行状态时,由于重力和人体压力的左右,支撑部会自然运行到最低点,形成稳态定位结构,此时,支撑部上方的圆盘部分有更多的面积与车体侧面接触,这样车轮在垂直方向有圆盘定位,水平位置有底部的连接件支撑,双面支撑可以有效分散车轮的承重,更稳固耐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与轮轴固定的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为弧形部;所述缺口内设有转轴;所述支撑部嵌入缺口内与转轴套接。此为一种具体的支撑臂与轮轴的固定结构,由于缺口的避让结构,使得整个转动结构都比较小,有利于缩减平衡车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弧形凹槽的两端。弧形凹槽对销体有导引作用,即限定了整个支撑臂的旋转范围,避免转动范围过大造成车轮跟其他部件磕碰。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底部还设有弧形的限位部;车轮在折叠状态下,内侧面与限位部的顶部接触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顶部中间部位位置最高,用于跟车轮的内侧面接触定位;中间部位两侧为延伸到车体底部的斜面。车轮折叠后通过斜面过渡,转动到限位部顶部中间部位绷紧,通过绷紧的应力实现折叠后的车轮定位,无须复杂的卡扣结构,实施方式简单,且固定牢靠,不怕滑动造成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与车轮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车体底部设有与固定孔适配的定位柱;所述支撑臂通过固定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实现与车体底部可转动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旋转的支撑臂,可以在折叠状态将车轮整体旋转到车体底部进行收纳,有利于缩减平衡车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采用销体和定位孔的配合,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的支撑臂的位置,折叠、展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艳燕,未经尚艳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4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子整理装置
- 下一篇:具有安全防护的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