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7814.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富强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68;A61M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输注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输注泵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输注泵,是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传统的镇痛药物注射,都是有人工注射的,但是由于镇痛药物注射至关重要,注射过快容易发生医疗事故,风险很大,最为关键的是镇痛药物的注入量小、时间长,全凭人工注射难免会发生意外,为此发明了电子输注泵。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种牌子的电子输注泵,有一次性的,有可多次使用的。在专利号为CN201520325903.7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输注泵,这种电子输注泵的贮液管路部件为一次性的,满足卫生无菌的操作要求,电子控制部件可多次使用,可节约资源与成本。但是目前现有的电子输注泵都未设有电子锁,每次设置完输注参数后,医护人员无法保证一直看护直至输液结束,在输液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情况,例如:小孩玩耍时碰到按键、病人或他人无意间触碰到电子输注泵的按键等,一旦出现上述状态,对于输液病人而言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存在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结构包括外壳、电子芯片、泵体;所述外壳包括显示面板、若干个功能键、旋钮;内部系统包括处理中心单元、锁定单元、排气单元、报警单元、解锁单元;
所述电子芯片、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显示面板嵌于所述外壳上;若干个所述功能键、所述旋钮位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功能键与所述电子芯片相连;所述电子芯片与所示泵体、所述显示面板相连;内部系统中,所述处理中心单元分别与所述锁定单元、排气单元、报警单元、解锁单元相连。
较佳,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分离报警单元、堵塞报警单元、气柱报警单元;所述外壳包括分离报警开关、堵塞报警开关、气柱报警开关;所述分离报警单元、堵塞报警单元、气柱报警单元并联;所述堵塞报警开关、所述气柱报警开关为按钮式开关;所述分离报警开关通过弹簧与所述电子芯片相连;且3个所述报警开关位于所述外壳上,其所在的面与所述控制键所在的面为相对面。每次在使用之间,按下所述堵塞报警开关、所述气柱报警开关,当出现堵塞或者有气柱时,会自动报警,而不使用时,再次按下接触报警,可以节约电能。使用时,为防止电子输注部件与贮液管路部件分离,发生故障,故而多设一个分离报警开关,当所述电子输注部件与所示贮液管路部件紧密相连时,所述分离报警开关受力下压弹簧,所述电子芯片接受信号,输液途中,一旦电子输注部件脱离贮液管路部件,所述分离报警开关在弹簧作用下上移,所述电子芯片接受不到信号便会发出警报提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相对现有的装置多设了锁定单元与解锁单元,当设置完注射参数后,点击“确认”开始注射后这种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会自动电子锁定,不再接受其余指令,可防止有人触碰到电子输注泵的按键而导致医疗事故,而解锁指令可设定为同时按下2个以上的按键,或者设定为2个以上按键按照顺序按下,保证输注的安全性。同时,增设3个报警开关,其中所述分离报警开关可在电子控制部件与贮液管路部件分开时及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内部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外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子输注泵的电子控制装置,外结构包括外壳6、电子芯片、泵体。所述外壳6包括显示面板、若干个功能键、旋钮7。
内部系统包括处理中心单元1、锁定单元2、排气单元3、报警单元4、解锁单元5。
所述电子芯片、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外壳6内;所述显示面板嵌于所述外壳6上;若干个所述功能键、所述旋钮7位于所述外壳6上,且所述功能键与所述电子芯片相连;所述电子芯片与所示泵体、所述显示面板相连;内部系统中,所述处理中心单元1分别与所述锁定单元2、排气单元3、报警单元4、解锁单元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富强,未经陈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7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