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曳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7959.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超;何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屋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D07B1/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带,属于电梯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用钢丝绳牵引,为满足电梯上下运行的安全要求,绳轮与钢丝绳的关系难以适合绳轮小型化发展的方向,因此,目前人们逐渐使用曳引带来代替钢丝绳,曳引带主要由外层的包覆层和被包覆层包覆在内的钢丝绳构成,而现有的曳引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同时适用于单轿厢电梯和双轿厢电梯,曳引带与曳引轮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不足,牵引效果不理想,钢丝绳易从包覆层内逃逸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适用于单、双轿厢电梯且与曳引轮之间具有较好的牵引效果的曳引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梯曳引带,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钢丝绳以及将钢丝绳包覆在内的聚氨酯橡胶包覆层,包覆层的外表面双向对称设有间隔分布的若干包覆层峰,相邻包覆层峰之间形成包覆层谷,包覆层峰和包覆层谷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所述钢丝绳采用镀锌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采用六股钢丝编捻而成,每股由七根钢丝编捻构成,所使用钢丝的直径为2.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包覆层采用聚氨酯橡胶,具有硬度高、强度好、弹性好和耐磨的优点,包覆层与曳引轮接触时不易磨损且具有较大弹性,钢丝绳也不易从包覆层中逃逸;包覆层采用双向间隔凹凸形状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带可同时适用于单轿厢电梯和双轿厢电梯,具有更广的适用性;曳引带的凹凸截面采用三角形设计,使其与曳引轮的槽道具有更好的配合和接触,使其摩擦力增大,达到更好的牵引效果。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曳引带,包括若干间隔并排设置的钢丝绳1以及将钢丝绳1包覆在内的包覆层2,包覆层2填充入相邻的钢丝绳的间隔间隙内,并采用聚氨酯橡胶材质,使整个曳引带具有强度高、硬度好、耐磨和弹性好的特点,包覆层2与曳引轮接触摩擦时,不易磨损,高弹性也避免了内部的钢丝绳1从包覆层2内逃逸出来。为了增加包覆层2与曳引轮的型槽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牵引力效果,将包覆层的外表面设计为由若干间隔分布的包覆层峰和连接相邻包覆层峰的包覆层谷组成,且包覆层峰和包覆层谷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使与曳引轮的型槽接触处包覆层2更厚,保护效果更好。进一步为了同时适用于单轿厢电梯和双轿厢电梯,包覆层2的外表面上的包覆层峰和包覆层谷采用双向对称设置。
上述曳引带中的每一个独立的钢丝绳1是由六股钢丝绳编捻而成,每一股钢丝绳是由直径为2.15毫米的七根镀锌钢丝编捻而成,镀锌钢丝绳具有耐腐蚀和强度高的优点,增加了曳引带的使用寿命。上述结构中的单根钢丝其破断强度大于3700N,采用上述方式形成的曳引带其总的破断强度大于37000N,牵引力大,牵引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屋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西屋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7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