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202.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2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珊;曹伟;田原;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红珊 |
主分类号: | B66C23/78 | 分类号: | B66C23/7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的陆续展开和加速发展,包括铁路交通、建筑建设、能源水利等等各个方面的诸多工程建设,又给中国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3-5年的时间里,中国起重机市场会更精彩,百吨级至千吨级产品的型号会更加密集,技术也会更加成熟,人们会逐步从最初对中国企业接连突破“世界最大”的惊喜中冷静下来,更深入地融入工程应用和用户需求。
起重机械在宏观面的利好下,积极技术创新,整装待发,或将迎来新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工程机械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规范,我国起重机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目前,起重机械正处于市场高速发展期,巨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而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对起重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起重机械向大型化、自动化、专业化趋势发展。起重机支脚是辅助起重机作业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起重机支脚的稳定性对起重机工作的稳定性具有很多的影响,为此,发明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去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包括支脚本体,所述支脚本体通过加强筋与稳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底座的侧壁上等角度至少设有3组托台,所述稳定底座的内部等角度至少设有6组减震装置,所述托台上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通过收纳装置与第二稳定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的左端设有圆形销孔,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一侧设有扶手,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上均设有防滑齿。
优选的,所述托台的两侧设有三角形的挡板,且托台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卡槽,所述卡槽通过销与销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齿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内部设有阻尼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支脚本体和稳定底座均设置为圆柱形,且支脚本体和稳定底座的半径之比为1:3,所述稳定底座的底端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工作时的铺平角度为18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稳定型起重机支脚,稳定底座的内部等角度至少设有6组减震装置,而且减震装置内部设有阻尼减震器,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可以避免起重机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晃动,稳定底座的侧壁上等角度至少设有3组托台,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工作时的铺平角度为180°,大大地提高了该起重机支脚的工作稳定性,稳定底座的底端设有防滑垫,可以降低该起重机支脚侧滑的可能性,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上均设有防滑齿,且防滑齿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该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可以避免起重机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晃动、稳定性好、可以降低该起重机支脚侧滑的可能性、经济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脚本体、2加强筋、3伸缩装置、31销孔、32第一稳定杆、33收纳装置、34扶手、35第二稳定杆、36防滑齿、4托台、41挡板、42卡槽、5减震装置、6稳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稳定型起重机支脚,包括支脚本体1,所述支脚本体1通过加强筋2与稳定底座6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底座6的侧壁上等角度至少设有3组托台4,所述稳定底座6的内部等角度至少设有6组减震装置5,所述托台4上设有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第一稳定杆32,所述第一稳定杆32通过收纳装置33与第二稳定杆3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32的左端设有圆形销孔31,所述第二稳定杆35的一侧设有扶手34,所述第一稳定杆32和第二稳定杆35上均设有防滑齿36。
进一步地,所述托台4的两侧设有三角形的挡板41,且托台4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卡槽42,所述卡槽42通过销与销孔31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红珊,未经叶红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