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536.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鑫;朱锡鑫;陈永明;朱松庭;朱锡勇;万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30B9/3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技术设备,特指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
背景技术
目前,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存在环保方面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回收收集、拆解、冶炼等三个环节。在回收收集过程中,废铅酸电池属于危险废物,一些非法收购商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不具备回收资质。酸液随意倾倒,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在拆解过程中,大部分小再生铅厂没有机械破碎设备,几乎都是人工粗放式拆解,也没有防污措施,酸液随意排放,地表腐蚀严重,对其它无回收价值的回废物随意丢弃或填埋,严重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以实现废旧铅酸蓄电池在破碎前及破碎过程中酸液的有效回收,且对仓内气体进行处理,其环保、无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主要包括上层仓体、下层仓体,所述上层仓体中设有压辊,压辊由位于上层仓体两侧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于上层仓体一端设有滑道、于另一端设有风道;上层仓体顶部设有抓斗、底部两侧设有收集槽;下层仓体底部为水池。
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为平移小车,且平移小车上方为与压辊端部契合的轴承座。
进一步的,收集槽延伸至上层仓体外并与废酸收集仓连接。
进一步的,收集槽上设有网状槽盖。
优选的,上层仓体底部为花岗岩制成。
上述方案中,滑道向下倾斜设置,且滑道中设有若干挡风帘。
进一步的,风道中设有排气扇,且风道连接至水槽,由排气管将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滑道连接破碎装置,而破碎装置底部设有酸液管道连接至水池中。
进一步的,水池中设有溢水口,且溢水口经管道连接至废酸收集仓中。
进一步的,水池设有补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存放仓采用两层结构,上层对电池进行压实,使电池中的废酸流出并进行收集,上层仓体采用花岗岩地板,降低被酸蚀的可能性,同时实时排出污染气体进行过滤,电池压实后送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电池中所剩余的酸液在破碎后进入下层仓体稀释,再与上层仓体的废酸一同排入废酸收集仓中,以便后序处理。本实用新型使废酸回收形成一条循环的工艺流程,废酸绝对无法渗漏至土地,且酸液高效回收,对空气、土地均无污染,属高效环保工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主要包括上层仓体1、下层仓体2,所述上层仓体1中设有压辊3,压辊3由位于上层仓体1两侧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为平移小车6,且平移小车6上方为与压辊3端部契合的轴承座61,由两侧的平移小车6同步运行,以驱动压辊3平行滚动,对存放于上层仓体1中的铅酸蓄电池进行挤压,一方面是使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酸流出,另一方面是压实电池,以便于后期作切割破碎处理。
上述上层仓体1一端设有滑道11、于另一端设有风道12,滑道11向下倾斜设置,且滑道11中设有若干挡风帘10,风道12中设有排气扇71,且风道12连接至水槽7,由排气管72将气体排出。铅酸蓄电池挤压或放置时间久之后有酸性气体散溢,滑道11所设置的挡风帘10使上层仓体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通过风道12将有害气体排出并经水槽7作过滤处理;上层仓体1顶部设有抓斗4、底部两侧设有收集槽5,抓斗4优选六瓣抓斗,主要是将压实后的铅酸蓄电池抓取并扔进滑道11中。
上述收集槽5延伸至上层仓体1外并与废酸收集仓8连接,收集槽5上设有网状槽盖,收集槽5将废酸引导进入废酸收集仓8中,而网状槽盖可防止铅酸蓄电池在压实过程中有碎料弹出落入收集槽5中,避免收集槽5堵塞。
上述上层仓体1底部为花岗岩制成,降低酸液对上层仓体1地板的腐蚀,若使用时间久或人为关系产生破陋等情况,酸液也只会进入下层仓体2的水池21中,避免污染土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重力废碱渣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制线路板金属材料回收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