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控制的垃圾分类回收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3218.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8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村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控制 垃圾 分类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回收箱。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之中垃圾的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为了更方便的做好垃圾的回收与处理,现在都提倡垃圾分类,要求人们将不同的垃圾丢至不同的垃圾箱中,当前很多地方采取的垃圾分类都是通过在小区内放置标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垃圾箱,智能化程度比较低,同时又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垃圾分类的效果普遍不够理想。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手段包括直接堆放、地下填埋、焚烧处理和分类回收,前三类处理方式都或多或少危害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城市有益的分类回收方式又没能得到普遍发展,造成城市垃圾占地过多、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浪费资源、滋生有害微生物。
中国专利201410364230.6(CN104118676A)公开了一种可智能称重的分类垃圾箱,当用户需要丢垃圾时,先用用户的二维码卡在二维码扫描口上扫描,读取用户信息,再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在扫描口上扫描,由于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和垃圾的种类是一一对应的,扫描后以后控制系统会识别所丢垃圾的种类,这时对应的箱门打开,用户将垃圾放在秤台上,此时秤台开始称重,垃圾的重量信息会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称重完成以后,此次所丢垃圾的信息被处理转换层积分以后存储在用户的二维码卡上。这种分类垃圾箱使用时必须依赖于存有用户信息的二维码卡,一旦该存有用户信息的二维码卡丢失或遗忘,用户就无法操作,达不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垃圾分类回收箱。通过用户编号将移动设备上的APP、微信进行用户身份绑定,利用移动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控制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回收箱主体,回收箱主体设置用于盛放不同种类垃圾的箱体及箱门,其特征在于:回收箱主体还设置有称重装置,回收箱主体内置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网络信号远程服务器连接,具有扫描编码功能的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连接,每个用户具有唯一编号以编码形式体现,回收箱设有相应编号以编码形式体现,移动设备的APP、微信通过用户编号进行用户身份绑定。
进一步地,用户编号以编码形式存储在用户信息单元上,具有扫描编码功能的移动设备通过扫描用户信息单元,实现用户身份绑定,使移动设备的APP、微信、用户信息单元为同一用户。
所述称重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且在回收箱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回收物显示重量的显示屏,在回收箱主体上还安装有触摸屏,所述箱体的箱门的开关行程均由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
所述箱体的箱门设有自动伸缩结构。
所述回收箱主体内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垃圾容量的发射接收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为控制电路板。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可通过网络信号进行可逆传输。
所述回收箱主体设置有用于识别用户信息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能识别微信二维码信息以及RFID射频卡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移动设备的APP、微信、进行用户身份关联绑定,用户使用时,无需携带用户信息单元,只要直接用移动设备扫描回收箱上的编码,移动设备APP将用户编号和回收箱编号发送给远程服务器,通知远程服务器哪个用户要在哪台回收箱操作,用户使用时不再依赖于用户信息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回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回收箱主体1,远程服务器2,移动设备3,箱体12,识别装置13,称重装置14,显示屏15,触摸屏16,红外发射接收器17,传感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村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村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3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