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低脱硫的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4282.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勇;陈茂兵;郭长仕;季飞;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低脱硫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稳步推进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和有条件的30万千瓦以下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6%O2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Nm3。针对“行动计划”,国内火力发电集团提出了“超净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绿色发电”等号。各种环保技术如雨后春笋,应孕而出。在脱硫领域,主要有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技术。但是单塔双循环技术运行复杂,造价高昂,且可靠性不高;双塔双循环技术相对成熟,却也存在设备多、占地广、造价高等问题,尤其对脱硫改造升级项目,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低脱硫的吸收塔,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超低脱硫的吸收塔,包括塔体、浆液池、喷淋池、喷淋层、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所述喷淋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集液器和第二集液器,所述浆液池包括一级浆液池、二级浆液池、三级浆液池,所述一级浆液池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喷淋层连接,二级浆液池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喷淋层连接,三级浆液池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三喷淋层连接,第一集液器和第二集液器分别与二级浆液池和三级浆液池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二级浆液池与一级浆液池、三级浆液池之间均通过第五管道连接,第五管道上设有阀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三循环泵,所述一级浆液池、二级浆液池、三级浆液池上分别设有第一吸收剂入口、第二吸收剂入口、第三吸收剂入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浆液池底部设有副产品外排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上均匀布置有喷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层与烟气出口之间设有除雾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烟气进口设在喷淋池侧部并位于喷淋层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为:
本结构通过多级脱硫,实现吸收塔出口SO2浓度达到较低的要求,实现超低脱硫,其次本结构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系统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塔体;101、烟气进口;102、烟气出口;103、第一喷淋层;104、第二喷淋层;105、第三喷淋层;106、一级浆液池;107、二级浆液池;108、三级浆液池;109、第一管道;110、第一集液器;111、第二集液器;112、第二管道;113、第三管道;114、第四管道;115、第五管道;116、阀门;117、第一循环泵;118、第二循环泵、119、第三循环泵;120、第一吸收剂入口;121、第二吸收剂入口;122、第三吸收剂入口;123、副产品外排口;124、喷嘴;125、喷淋层;126、喷淋池。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4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窑炉烟气一体化脱硝脱硫除尘工艺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海上平台桩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