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流体装卸臂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5393.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盛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卓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0;F17C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体 装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流体装卸臂。
背景技术
根据液体运输的方式,液体输油臂可用于陆上运输和水上运输两大类,水上运输可分为海洋运输和江河运输,通常称其为船用装卸臂。其中,现有常温流体装卸臂,一般通过旋转接头互相连接的内臂管和外臂管,外臂管前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紧急脱离装置,紧急脱离装置前端通过旋转接头装有快速接头,旋转接头滚道依靠润滑脂润滑而缺油时该空间充满含水的空气;由于在低温运转状态下的旋转接头不允许有油或水等物质,否则将会出现板结现象,使旋转接头转动不灵活。此外,在整个装卸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滚道中结冰而损坏滚道,导致使旋转接头转动不灵活。因此,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合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效果较佳、各部分在低温的工作条件下收缩均匀、耐磨损、旋转接头转动灵活的新型流体装卸臂,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新型流体装卸臂,包括外臂机构、内臂机构以及旋转接头,所述外臂机构通过旋转底盘与内臂机构连接,其中的内臂机构外表面垂直设置一个弹簧平衡器并且位于此弹簧平衡器其中一端设有锁紧机构;所述内臂机构下端设置一个支板并且通过该支板与补偿臂连接,同时,所述补偿臂下端安装旋转接头,其中的旋转底盘表面增设一道弧形限位轨道,其中的外臂机构与内臂机构下表面带有卡点并且卡于限位轨道内部,位于外臂机构上表面与内臂机构下表面各自分别增设一个湿度传感器。相应地,所述外臂机构与内臂机构衔接处增设排气阀,所述支板外端与弹簧平衡器末端垂直连接,位于旋转接头底部装有平焊法兰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流体装卸臂的有益效果为 :
通过设置密封结构稳固的旋转接头,使旋转接头的各部分在低温的工作条件下收缩均匀,有效地解决了低温下密封面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低温密封难题;对外臂机构与内臂机构增设旋转底盘、限位轨道、湿度传感器,在整个装卸过程中的保持干燥,从而确保了旋转接头转动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流体装卸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臂机构;2、内臂机构;3、旋转接头;4、补偿臂;5、支板;6、弹簧平衡器;7、锁紧机构;8、排气阀;9、平焊法兰组件;10、 旋转底盘;11、限位轨道;12、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流体装卸臂,包括外臂机构1、内臂机构2以及旋转接头3,所述外臂机构1通旋转底盘10与内臂机构2连接并且位于二者衔接处增设排气阀8,其中的内臂机构2外表面垂直设置一个弹簧平衡器6并且位于此弹簧平衡器6其中一端设有锁紧机构7,所述内臂机构2下端设置一个支板5并且通过该支板5与补偿臂4连接,此支板5外端与弹簧平衡器6末端垂直连接;同时,所述补偿臂4下端安装旋转接头3,位于此旋转接头3底部装有平焊法兰组件9,其中的旋转底盘10表面增设一道弧形限位轨道11,其中的外臂机构1与内臂机构2下表面带有卡点并且卡于限位轨道11内部,位于外臂机构1上表面与内臂机构2 下表面各自分别增设一个湿度传感器12。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卓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卓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