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5961.2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光临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刹车 动能 回收 再利用 功能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都是链条传动,是属于硬性传动,没有缓冲,没有蓄能的作用,还要配备专用刹车,专用刹车其实就是将自行车运行的能量转换成摩擦力消耗掉,以达到止动的目的,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刹车时产生的动能都白白浪费了,不能为骑手在起步或上坡时减少一点点能量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将刹车时车轮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并根据需要将弹性势能释放出来转化为车轮的动能,为骑手在起步或上坡时减少能量消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后轮,还包括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装置与自行车后轮传动连接,所述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装置还包括刹车传动组件、单向驱动组件和弹性储能装置,所述刹车传动组件、所述单向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储能装置传动连接,自行车刹车时,所述弹性储能装置储蓄弹性势能;自行车刹车解除后,根据骑手的需要,所述单向驱动组件解除锁闭并单向传动,所述弹性储能装置释放弹性势能。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刹车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刹车盘、第二刹车盘和第三刹车盘,所述第一刹车盘与自行车的刹车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盘与所述自行车后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盘、第二刹车盘和第三刹车盘通过一刹车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刹车盘与所述弹性储能装置传动连接。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单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内部设置第一棘爪,所述第二齿轮内部设置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自行车后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棘爪分别与所述第三刹车盘和所述弹性储能装置传动连接。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一滑行轴,所述第一刹车盘活动设置在所述滑行轴上。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三刹车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弹性储能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棘爪传动连接。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弹性储能装置为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单向驱动组件还包括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自行车行驶时,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接触,所述第一齿轮不转动;需要释放弹性势能时,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分离。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止动装置为止动爪,所述止动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相对应的若干凹槽,自行车行驶时,所述第一齿轮的部分轮齿可卡进所述凹槽内。
依照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所述刹车传动组件、所述单向驱动组件和所述弹性储能装置逐层设置在所述自行车后轮的同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刹车动能回收再利用功能的自行车,将刹车时车轮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并根据需要释放出来转化为车轮的动能,例如起步或上坡时,减少骑手的能量消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2、纯机械结构,齿轮、涡卷弹簧、止动爪均为成熟的机械结构,可靠性高,寿命长;
3、防抱死,起到类似汽车ABS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轮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轮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刹车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光临,未经于光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