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牲畜用连续灌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6087.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付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庆磊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牲畜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牲畜用连续灌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畜禽养殖场、 畜牧兽医站对畜禽进行治疗和预防治疗的方式, 通常是采用注射针剂以及灌药的手段进行的,而灌药的器械多数为单次进行,即灌完一次药液后便需要再抽取一次,工作效率低、 灌药时间长, 另外有连续灌药装置,均是采用人工推射注入灌药,对于小型的家禽推射完成尚可,但是对于体型较大的牲畜,如牛、马等牲畜进行灌药时,通常灌药的剂量较大, 而人工推射操作难度较大,一是推射时间较长,二是人工推射不稳定注入不均匀等弊端。而且上述两种灌药方式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药液撒漏,甚至还有可能使药液误入牲畜的气管,导致牲畜生命危险甚至死亡,以及因牲畜挣扎导致兽医受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牲畜用连续灌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牲畜用连续灌药装置:
包括依次连通的储药箱、输药泵和输药管,所述输药泵的进口与所述储药箱的出口连通,所述输药泵的出口分别通过储药箱循环管路、输药管进口管路与所述储药箱、输药管的进口连通,在所述储药箱循环管路和所述输药管进口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门和流量计;
所述输药管包括前后相接的透明硬管和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输药泵相连接,所述透明硬管包括直行段硬管和下压段硬管,所述直行段硬管和所述下压段硬管所成的角度为120º~140º,所述下压段硬管的长度为1~3cm,在所述直行段硬管的前端设有一个探照灯,所述直行段硬管的外部套设有一个由前向后直径逐渐变大的透明气袋,所述透明气袋的进气口处设有一个加压气囊。
优选的,所述储药箱和输药泵设置在一个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直行段硬管和所述下压段硬管所成的角度为130º。
优选的,所述下压段硬管的长度为2cm。
使用前,先向储药箱内加入药剂,开启储药箱循环管路阀门,使药剂混合均匀,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与撑口器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时,先将探照灯打开,将透明硬管放入撑口器内,然后将下压段硬管放入牲畜的食管处,迅速向透明充气袋内充气,充气适量后,打开输药泵阀门开始灌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用泵作为输送和搅拌装置,并且泵的出口管路上设有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的输液袋相比,其输送效果连续、稳定、可控,搅拌效果快速、均匀;
第二,透明气袋未充气时,不影响操作视线,充气后,一方面,透明气袋具有撑口的作用,而且由于透明气袋具有弹性,有利于牲畜的舒适度,减少牲畜挣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透明气袋可有效防止药液的流出;
第三,直行硬管的前端设有探照灯,为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有利于操作成功,减少了牲畜的痛苦,有利于灌药操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现有灌药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操作更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灌药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充满气时输药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未充气时输药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药箱; 2、输药泵;3、储药箱循环管路;4、输药管进口管路;5、软管;6、直行段硬管;7、下压段硬管;8、探照灯;9、透明气袋;10、加压气囊;11、放气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牲畜用连续灌药装置:
包括依次连通的储药箱1、输药泵2和输药管,储药箱和输药泵2设置在一个壳体内。输药泵2的进口与储药箱1的出口连通,输药泵2的出口分别通过储药箱循环管路3、输药管进口管路4与储药箱1、输药管的进口连通,在储药箱循环管路3和输药管进口管路4上均设有控制阀门和流量计;
输药管包括前后相接的透明硬管和软管5,软管5与输药泵2相连接,透明硬管包括直行段硬管6和下压段硬管7,直行段硬管6和下压段硬管7所成的角度为120º,下压段硬管7的长度为2cm,在直行段硬管6的前端设有一个探照灯8,直行段硬管6的外部套设有一个由前向后直径逐渐变大的透明气袋9,透明气9的进气口处设有一个加压气囊10。挤压囊体10,即可向透明气袋内充气,放气时,只需向前转动推进加压气囊10的放气手柄11,即可达到放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庆磊,未经付庆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6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