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毡冲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6381.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良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毡冲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头剪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滤毡冲切装置,属于滤毡纺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将合成纤维或羊毛纤维作无规则的密集排列,可添加或不添加树脂粘接剂,经过压实耐而制成不同厚度的毡;装在压滤机或转鼓真空过滤机上,当用褶制金属网定型可用作滤芯构件。滤毡过滤机理属于深层过滤,合成纤维滤毡具有防腐,防霉,颗粒截留性能好等优点,用途比毛毡广泛。
市面上用于滤毡的现有冲切模具在冲切过程中,模具的刀口因使用频率太高,磨损较为频繁、维修也很困难,导致切断后的滤毡边缘带丝不断、形状不一致的问题,冲切后的滤毡也为后续工作造成了麻烦,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有时候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剪切滤毡的长度,但现有截断的滤毡控制滤毡长度的时候还有一定欠缺,其精确度有待提高;而且每个工序都由相互独立的生产设备进行加工,不仅自动化程度低,且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劳作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滤毡的冲击装置刀口磨损较为频繁、维修也很困难,精确度不高,人工作业强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滤毡冲切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毡冲切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定位装置和冲切装置,传送装置通过导向板连接在定位装置的最前端,定位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冲切装置,冲切装置包括竖杆和刀膜具,刀膜具活动连接竖杆,竖杆通过滚珠活动连接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两个定位装置上,两个定位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夹具,两个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正上方设置有冲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送装置包括两个滚轮和转轴,滚轮设置在转轴的外侧,滚轮通过导向板连接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送装置最前端设置有横杆,横杆外侧设置有毛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向板交叉设置在两个滚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毡冲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从需要的地方使用剪切装置,就可以得到需要的长度,而且在剪切过程中,刀片根据需要冲切的需要将在刀模具上更换,并可以在第一滑轨上运动,其精确度高,整个工序将滤毡从输送到定位,在进行冲切,无需另外增加其他工序,减少人力,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毡冲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装置;2、横杆;3、毛刷;4、滚轮;5、转轴;6、导向板;7、定位装置;8、夹具;9、挡板;10、凹槽;11、支撑杆;12、滑轨;13、冲切装置;14、竖杆;15、刀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毡冲切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定位装置7和冲切装置13,传送装置1通过导向板6连接在定位装置7的最前端,定位装置7的顶部设置有冲切装置13,冲切装置13包括竖杆14和刀膜具15,刀膜具15活动连接竖杆14,竖杆14通过滚珠活动连接在滑轨12上,滑轨12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杆11上,支撑杆11固定在两个定位装置7上,两个定位装置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9,挡板9上设置有夹具8,两个定位装置7之间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的正上方设置有冲切装置13。
进一步地,传送装置1包括两个滚轮4和转轴5,滚轮4设置在转轴5的外侧,滚轮4通过导向板6连接定位装置7,传送装置1最前端设置有横杆2,横杆2外侧设置有毛刷3,导向板6交叉设置在两个滚轮4之间。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传送装置1将物料通过滚轮传送至导向板6上,定位装置7上的挡板9避免滤毡斜移,并使用夹具8夹住滤毡,两个定位装置7之间设置凹槽10,在凹槽10上方设置冲切装置13,将固定在两侧夹具8上的滤毡一次性冲切,冲切装置13,固定在定位装置7上的滑轨12上,便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良,未经张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6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