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8245.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拉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5/08;B05D7/00;C09D5/08;C09D127/12;C09D183/04;C09D133/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产品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属于涂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电子产品来说,水一直是头号敌人,因为现在的电子产品内部大多数是集成电路板和电池等导电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板上具有较多的裸露接头,如果电子产品在通电工作状态下一旦接触到水,遇到高压就会有短路危险,遇到低压也许会正常工作,不过肯定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电子产品大多采用密封结构进行防水,比如智能手表,通过将显示屏与表头密封连接在一起,这种密封结构的方式对电子产品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会导致电子产品装配较困难,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可能导致产品达不到应有的防水级别,结构密封往往还会增加产品的重量,同时,现有的结构密封连接大多属于刚性连接,电子产品经过长时间使用,有可能导致连接处出现松动,达不到应有的防水级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子产品结构密封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包括依次涂敷在所述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上的防水层、耐腐蚀层及抗磨层,所述电子产品与所述防水层连接,所述防水层与所述耐腐蚀层连接,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抗磨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075-1μm。
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0.1-0.5μm。
进一步地,所述抗磨层的厚度为1-1.5μm。
进一步地,所述零部件、防水层、耐腐蚀层及抗磨层之间通过涂覆方式粘结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方式为点涂、喷涂、浸涂或刷涂。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方式为浸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涂层涂覆于电子产品零部件的表面,采用具有该涂层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制作的电子产品相比于传统结构密封的电子产品,具有更加稳定的防水、防化学腐蚀、耐磨等性能,制备的产品轻薄耐用;同时,涂层密封相比于机械密封,对产品结构无特殊要求,使电子产品制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零部件涂覆上述涂层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水层;11-电子产品零部件;12-抗磨层;13-耐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包括依次涂敷在电子产品零部件11上的防水层1、耐腐蚀层13及抗磨层12,所述电子产品零部件11与所述防水层1直接连接,所述防水层1与耐腐蚀层13连接,所述耐腐蚀层13与所述抗磨层12连接。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零部件11的涂层主要涂敷在电子产品零部件11中,尤其是涂敷在一些易短路,对防水要求非常高的零部件比如智能手机、手表的显示屏、主板及电池等上面。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层1是通过将氟化物溶液涂敷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主板、柔性线路板、电池等严格防水要求的电子产品零部件11表面而形成,所述氟化物溶液由氟炭树脂、氢氟醚、有机硅脂肪醇缩环氧乙烷、异氰酸酯、丙烯酸酯增稠剂及水组成。
具体实施时,所述氟化物溶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按比例均匀混合制成:15份氟炭树脂(美国迈图)、5份氢氟醚(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份有机硅脂肪醇缩环氧乙烷(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份异氰酸酯(美国迈图)、3份丙烯酸酯增稠剂(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67份水。
具体实施时,所述防水层1的厚度为0.075-0.1μm,优选为0.1μm,这样可使得该电子产品零部件11具有较优异的防水防锈防潮功能;并且该防水层1致密且不易龟裂,且与电子产品零部件11比如智能手表的主板的结合强度高,硬度大且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
具体实施时,所述防水层1为透明层,无毒、无味。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所述的耐腐蚀层13是通过将硅烷聚醚树脂溶液涂敷于上述硅胶表面而形成的。所述烷聚醚树脂溶液由硅烷聚醚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硅粉、阻燃剂、空心玻璃粉、纤维丝、硅氧烷及水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拉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拉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8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