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氢洗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8343.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章;孙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属于石油化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石化行业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行业,在石油炼制和天然气净化的过程中多伴有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的产生,硫化氢气体泄漏导致中毒的事故也频繁发生。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会刺激眼部和呼吸道,高浓度的硫化氢会麻痹嗅觉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致死。如果硫化氢泄漏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和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后果。
现有硫化氢吸收装置中塔设备较为普遍,如中国专利CN204891574U公开的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其将两个吸收塔串联,通过特殊喷淋装置喷液实现气液传质,该装置液接触效率高,且避免了“堵塔”问题,但由于塔设备自身特点,设备体积较大,不便移动,限制了使用场合。中国专利CN105233653A公开的硫化氢吸收装置,其将两个填料塔串联起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但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使用填料,长时间运行容易产生“堵塔”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硫化氢气体吸收装置目的在于快速高效地捕集洗消硫化氢,同时保证装置具有一定的移动性。
本新型主要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主要包括筒体、进液管、喷嘴、丝网除沫器、排液管、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液管延伸到筒体中心位置,喷嘴均与分布于进液管上,进液管顶端设置有圆形丝网除沫器,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位于筒体的下部和顶端。
还包括丝网除沫器,其直径为筒体直径的0.4-0.55倍。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液直接接触方式,避免了设备内件,不会堵塞设备,且设备体积小,便于移动,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洗消器内无动部件,运行和维护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硫化氢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排液管;2.进气管;3.喷嘴;4.进液管;5.丝网除沫器;6.排气管;7.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主要包括筒体7、进液管4、喷嘴3、丝网除沫器5、排液管1、进气管2和排气管6,进液管4于筒体7中心位置延伸,喷嘴3分布于所述进液管上,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设置有圆形丝网除沫器5,进气管2和排气管6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顶端。
含有硫化氢的气体由风机经进气管2切向引入洗消器筒体7内,此时洗消剂由循环泵供入进液管4,喷嘴3喷出雾化的洗消剂,气流与洗消剂充分接触,受到丝网除沫器一定的阻挡之后通过排气管6排出。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8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风电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脱硫吸收塔脉冲悬浮系统支撑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