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耐刮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9413.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志伟;王斌;蓝燕锐;许波华;黄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1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耐刮擦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耐刮擦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一般选用具有防水性能的聚乙烯、阻燃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备护套,虽这类材料成本低廉且具有很好的使用特性,但是在电缆进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该护套极易被磨损。护套的磨损不仅会导致电缆的印字标识被破坏而增加施工难度,此外护套的损坏还会导致外导体外漏,以使外导体被氧化以及水容易渗入外导体内而影响电缆的性能。
目前,在电缆进行安装施工前,工作人员在电缆的表面涂抹一种润滑油或者皂化液来降低电缆摩擦力,然而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电缆在施工拖拽的摩擦力,但是护套上的印字标识还是容易被抹掉,且残留的润滑油不易清除掉,且会对电缆和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耐刮擦电缆。
一种防水耐刮擦电缆,包括导体及依次包裹于该导体的绝缘层和外护层,该外护层的外表面还涂覆一层纳米涂料层包括若干呈半球型的凸起,相邻该凸起之间形成有凹陷。
该纳米涂料层的厚度为15-25μm。
该纳米涂料层的厚度为20μm。
该绝缘层为聚乙烯物理发泡层。
该纳米涂料层是由若干球状结构排列形成,该球状结构的直径为100nm。
该电缆为漏泄同轴电缆。
该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该内导体和该外导体之间设有该绝缘层。
该内导体为无氧铜内导体,该外导体为开槽或冲孔铜带纵包层。
该电缆为补偿电缆、控制电缆、屏蔽电缆或船用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耐刮擦电缆,通过在外护层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纳米涂料层,且于该纳米涂料层的外表面形成有呈波浪状的耐磨层,该耐磨层不仅能够减小电缆与外界接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外界接触物对电缆产生的形变,以减小摩擦而降低对电缆的磨损,进而实现对电缆外护层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水耐刮擦的剖面示意图,该电缆包括纳米涂料层。
图2为图1中的纳米涂料层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水耐刮擦漏泄同轴电缆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缆1
导体10
内导体11
外导体12
绝缘层20
外护层30
纳米涂料层40
耐磨层41
凸起411
凹陷412
漏泄同轴电缆1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耐刮擦电缆1,包括导体10及依次包裹于该导体10的绝缘层20和外护层30,该外护层30的外表面还涂覆一层纳米涂料层40,该纳米涂料层40的外表面形成有呈波浪状的耐磨层41。
可以理解的,该绝缘层20为聚乙烯物理发泡层。
如图2所示,该耐磨层41包括若干呈半球型的凸起411,相邻该凸起之间形成有凹陷412,该若干凸起411和若干凹陷412形成波浪状结构。可以理解的,该纳米涂料层40通过形成波浪状结构,不仅仅减小电缆1与外界接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能够减小外界接触物对该电缆1产生的形变,从而减小摩擦力以降低对电缆1的外护层30的磨损,已保证通信传输的正常传输。
该纳米涂料层40为包含有二氧化硅和聚四氟乙烯的膜层。可以理解的,该二氧化硅的处理能够使涂料层产生纳米结构;该聚四氯乙烯含有氟元素,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在元素周期表中,该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强。因此,在涂料中加入该聚四氯乙烯,以使涂料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同时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该表面张力不仅能够增强涂料的防水性能,还降低涂料与其他物质的吸附,因此,其能够降低了涂料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该纳米涂料层40的厚度为15-25μm。
优选的,该纳米涂料层40的厚度为20μm。
该纳米涂料层40是由若干球状结构排列形成,该球状结构的直径大致为50-200nm。
优选的,该球状结构的直径为100nm。
该纳米涂料层40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进行该纳米涂料层40的纳米结构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该电缆1可以包括漏泄同轴电缆、补偿电缆、控制电缆、屏蔽电缆或船用电缆。
优选的,该电缆1为该漏泄同轴电缆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9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