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浇注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9729.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60 | 分类号: | B22D41/6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李先锋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浇注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用浇注漏斗。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铸造成形工艺的特殊优势,有些复杂结构件目前尚无其他制造工艺可替代,如组成汽轮机的零件,铸造工艺仍是最经济且便捷的金属成形工艺,铸造工艺中,需要将熔融态的金属注入砂模内进行成型,现有技术中,使用漏斗辅助熔融态的金属注入,由于熔融态的金属流经温度较低的漏斗时,贴近漏斗壁的金属会发生凝固,导致流道受阻,浇注速度和浇注量都会受到影响,降低铸件的机械性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铸造用浇注漏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浇注漏斗,来解决熔融态的高温金属通过低温漏斗时易发生凝固导致铸件机械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用浇注漏斗,包括漏斗本体、第一保温衬里、铜衬里、导热陶瓷衬里、砂胎、壳体、第二保温衬里、导热铜棒、加热电极、热电偶,所述的第一保温衬里位于漏斗本体内侧,所述的第一保温衬里与漏斗本体螺纹相连,所述的铜衬里位于第一保温衬里内侧,所述的铜衬里与第一保温衬里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热陶瓷衬里位于铜衬里内侧,所述的导热陶瓷衬里与铜衬里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热陶瓷衬里内侧还设有砂胎,所述的壳体位于漏斗本体外侧,所述的壳体与漏斗本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保温衬里位于壳体内侧,所述的第二保温衬里与壳体紧配相连,所述的导热铜棒位于第二保温衬里内侧且依次贯穿漏斗本体、第一保温衬里和铜衬里,所述的导热铜棒与铜衬里紧配相连,所述的加热电极贯穿壳体且伸入导热铜棒内,所述的加热电极与壳体螺纹相连且与导热铜棒间隙相连,所述的热电偶伸入漏斗本体内,所述的热电偶与漏斗本体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本体还设有拉手,所述的拉手位于漏斗本体外侧上端,所述的拉手与漏斗本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手数量为2件,对称布置于漏斗本体,通过拉手可以方便的进行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本体还设有倒角,所述的倒角位于漏斗本体底部,倒角用于导向,便于浇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铸造用浇注漏斗,工作时,加热电极对导热铜棒加热,导热铜棒将热量传递给铜衬里,随后,铜衬里将热量传递给导热陶瓷衬里,使得导热陶瓷衬里对砂胎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砂胎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对熔融态的金属进行二次加热,提高熔融态的金属的流速,第一保温衬里和第二保温衬里用于保温,提高热源利用率,热电偶用于温度检测。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对熔融态的金属进行二次加热,有效防止熔融态的金属凝固,提高铸件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漏斗本体1第一保温衬里 2
铜衬里3导热陶瓷衬里 4
砂胎5壳体 6
第二保温衬里7导热铜棒 8
加热电极9热电偶 10
拉手101倒角 1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9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取盖结构的钢包
- 下一篇:一种碳纳米管表面均匀包覆金属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