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服的隔热层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1154.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普宁;林娜;赵领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B32B27/02;B32B5/08;B32B27/32;B32B27/1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 隔热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防护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服的隔热层。
背景技术
随着消防服材料及服装标准的健全和提高,人们对各类防护服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逐步由单一功能的防护面料向多种功能转变,面料由阻燃后整理向芳纶、PBI等高性能纤维转变,织造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消防服中隔热层对多层织物的综合热防护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热防护系数在各层面料中最大。
在热防护的过程当中,隔热层充当一种介质,介于热源与人体皮肤之间,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热源所产生的高温及辐射热对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程度减少到最低。因此,隔热层的热防护织物的材料和结构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必须选择热传导率低的纤维,受热后要完全的炭化,以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如常见的芳纶1313,芳纶1414,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及碳纤维等。
采用现有的隔热层材料和结构用于消防服,还需要再加入单独的防水透气层,再加上外层和内层,共需要四层结构,即外层、隔热层、防水透气层和内层舒适层,使得现有的消防服重量较厚,消防人员穿戴不便。另外,隔热层和防水透气层分离,洗涤后结构容易变得松散,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热防护性能,影响消防服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服的隔热层,解决了现有隔热层与防水透气层结合,引起穿着厚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防服的隔热层,包括针刺毡,针刺毡一面编织有阻燃纱,另一面覆有PTFE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针刺毡优选聚酰亚胺针刺毡、芳纶纯纺针刺毡或芳纶混纺针刺毡。
其中,芳纶混纺针刺毡优选聚酰亚胺/芳纶针刺毡、芳纶/PBI针刺毡或芳砜纶/芳纶针刺毡中的一种。
进一步,聚酰亚胺/芳纶针刺毡的平方米重量为70~100g/m2。
阻燃纱通过涤纶绑缚纱线将其编织固定在基毡上。
进一步,阻燃纱的排布方式为:沿纬向平行排列,且相邻阻燃纱两端交替连接,呈S形分布;或,沿经向或纬向平行排列,相邻阻燃纱不连接,呈平行线条状;或,沿经向和纬向方向均平行排列,呈网格状。
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排布方式,经向或纬向方向上相邻两根阻燃纱的间隔均为7mm~10mm。
优选地,阻燃纱为聚酰亚胺/芳纶混纺纱包覆玻璃纤维。
进一步,该阻燃纱的纱线密度为100~200tex。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仅用一层就可以实现阻燃和防水透气,能够替代原有消防服的防水透气层和隔热层,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相比传统的消防服,采用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的消防服不仅在同克重的情况下增强了整体材料的热防护性能,而且洗涤后结构不会变得松散,不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热防护性能,即不影响消防服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织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织物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织物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织物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刺毡,2.阻燃纱,3.防水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针刺毡可以为市面上常见的一切针刺毡,优选聚酰亚胺针刺毡、芳纶纯纺针刺毡或芳纶混纺针刺毡;其中,芳纶纯纺针刺毡为芳纶1414针刺毡,芳纶混纺针刺毡优选聚酰亚胺/芳纶针刺毡、芳纶/PBI针刺毡或芳砜纶/芳纶针刺毡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隔热层的第一种实施例件图1,以聚酰亚胺/芳纶针刺毡1为基毡,聚酰亚胺/芳纶针刺毡是由聚酰亚胺和芳纶的混纺纤维经针刺法制得的非织造布,其平方米重量为70~100g/m2。该基毡上表面的纬向方向上以间隔7mm~10mm的距离平行排列有阻燃纱2,相邻的阻燃纱2两端交替连接为S形,并通过涤纶绑缚纱线编织在基毡上,阻燃纱2采用聚酰亚胺/芳纶混纺纱包覆玻璃纤维,纱线密度为100~200tex。该基毡下表面覆有PTFE(聚四氟乙烯)覆膜3,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1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