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3003.X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宋静思;孙足来;马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感应 熔炼 坩埚 | ||
1.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坩埚壁(1)、冷坩埚底组件(2)、铜手指(4)、基座法兰(6)、进水座(7)、回水座(8)及主线圈(9);所述进水座(7)与基座法兰(6)固定相接;所述回水座(8)固定置于进水座(7)的下部;在所述水冷坩埚壁(1)外侧设有主线圈(9);所述冷坩埚底组件(2)固定置于回水座(8)之上;所述水冷坩埚壁(1)经铜手指(4)固定在基座法兰(6)上;
所述基座法兰(6)、进水座(7)及冷坩埚底组件(2)下部底座(205)相结合形成横向环状冷却介质进水腔(701);在所述进水座(7)外设有进水口(702);所述进水口(702)与环状冷却介质进水腔(701)相通;
所述进水座(7)、回水座(8)及冷坩埚底组件(2)下部底座(205)相结合形成横向环状冷却介质回水腔(801);在所述回水座(8)外设有回水口(802);所述回水口(802)与环状冷却介质回水腔(801)相通;
所述冷坩埚底组件(2)包括水冷盘(201)、进水冷却管(203)、回水冷却管(204)及底座(205);在所述水冷盘(201)内径向设有水道(206);所述进水冷却管(203)及回水冷却管(204)与水冷盘(201)垂直相接;所述进水冷却管(203)及回水冷却管(204)的端口分别与水道(206)相通;
在所述水冷坩埚壁(1)内设有冷却介质通道(101);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01)的入口与环状冷却介质进水腔(701)相通;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01)的出口经水冷坩埚瓣导水管(501)与环状冷却介质回水腔(801)相通;
所述进水冷却管(203)的入口与环状冷却介质进水腔(701)相通;所述回水冷却管(204)的出口经冷坩埚底导水管(502)与环状冷却介质回水腔(80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坩埚底组件(2)内设有辅助线圈(11);所述辅助线圈(11)固定于辅助线圈固定座(12)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线圈固定座(12)上设有漏水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坩埚壁(1)采用若干独立冷坩埚瓣围成的冷坩埚侧壁;其中冷坩埚瓣之间以及冷坩埚瓣内部设有供磁场透入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盘(201)采用整体分瓣式结构;水冷盘(201)盘体设有若干条径向缝隙,缝隙间形成扇形的独立水冷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感应熔炼的冷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5)经螺母(10)与回水座(8)固定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未经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30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