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4075.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5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荣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门内 把手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滑门内把手进行包装时,普遍采用小盒体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方式不方便管理,在储存运输时空间上不够节约,且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包括包装箱以及置于所述包装箱内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所述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包括X向插板、Y向插板,所述X向插板、Y向插板相插接连接而在其内部形成多个储物空间,所述X向插板的下部插接Y向支撑板,并插接U形定位板。
所述U形定位板包括第一U形定位板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其中第一U形定位板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间隔设置支撑于Y向插板的下部。
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Y向支撑板的两端均伸出于插格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包括包装箱以及置于所述包装箱内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所述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包括X向插板、Y向插板,所述X向插板、Y向插板相插接连接而在其内部形成多个储物空间,所述X向插板的下部插接Y向支撑板,并插接U形定位板,可以实现将滑门内把手放在插格内实现包装,且该插格定位及支撑效果好,对产品能起到有力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Y向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Y向插板的示意图;
图5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X向插板的示意图;
图6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第一U形定位板插板的示意图;
图7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的第二U形定位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7所示,一种滑门内把手包装装置,包括包装箱以及置于所述包装箱内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所述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包括X向插板21、Y向插板22,所述X向插板、Y向插板相插接连接而在其内部形成多个储物空间,所述X向插板21的下部插接Y向支撑板23,并插接U形定位板。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向插板21、Y向插板22分别为6个、3个,所述Y向支撑板23为两个,分别置于所述Y向插板22之间。
所述U形定位板包括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其中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间隔设置支撑于Y向插板22的下部。
其中,所述X向插板21的上端具有两个U形槽21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向插板21、Y向插板22上均预制有相应的插接槽口便于它们之间相到插接,如X向插板21上制设有与Y向插板22相插接的卡接槽214,且所述X向插板21的下端面预制有便于与Y向支撑板23插接的下部插接口215,以及便于与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插接的对应的插接片,如第一插接睡212、第二插接片213,分别与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实现插接。
其中,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上预制有相应的插接口,参见图6-7所示,第一U形定位板24有多个插接口241,第二U形定位板25上有多个插接口251,组装完成后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见图2所示。
其中,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24以及第二U形定位板25、Y向支撑板23的两端均伸出于插格的外部,从而起到了对插格的限位支撑作用。
将组装完成后的滑门内把手定位插格2置于包装箱1内,在放置滑门内把手于插格的储物空间中后,用盖板3盖住,然后将包装箱打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装置由于所包装产品为异型产品,分为左右件,因此为了节约分类,空间,便于管理,采用共用插格做包装,内侧贴背胶EPE防刮伤,收容数2x5共10个,方便单个工人搬运,底部U形结构,增强了底部支撑,前端有支撑板限位防止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4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