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4792.9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王兴林;刘杰;李德忠;邹结富;刘风华;仇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D88/68;B65D88/72;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粉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如水泥、冶金和建筑等行业,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不仅需要对输送的物料粉体进行精确的计量,还需要保证工作中给料的稳定。但现有的煤粉给料机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给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块”或“穿洞”等现象,导致给料系统的精确度、稳定性出现误差,严重影响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采用顶吹式熔池熔炼炉进行炼铜、炼镍的炉型均需要利用喷枪向炉内喷入粉煤进行冶炼。而给喷枪输送粉煤的装置就是煤粉给料机。但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定时取量称重发现,现有的煤粉给料机每小时的给煤量仅达到设计值的10%,远远达不到生产的需要,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现有的煤粉给料机的下料口数量仅为一个,因此在煤粉通过下料口时,当有煤粉堵塞下料口时,其余煤粉也不能进入导致煤粉供给量不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效率高且精度和稳定性好的煤粉给料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粉给料装置,包括下料口、受料腔、搅拌装置和卸料管;所述下料口包括主下料口和设置在所述主下料口两侧的多个辅助下料口;所述受料腔与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受料腔内,用于搅拌受料腔内的煤粉;所述卸料管与所述受料腔连接,用于输送煤粉。
优选的,各所述辅助下料口口径由靠近所述主下料口一侧向两端逐渐缩小。
优选的,位于所述主下料口两侧的各所述辅助下料口呈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下料口的数量为4-10个。
优选的,还包括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卸料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卸料管呈30°-80°的夹角布置。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所述受料腔转动连接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套制有转盘,在所述转盘的外缘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粉给料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口由于包括主下料口和设置在主下料口两侧的多个辅助下料口,因此有效提高了下料效率,即便某个下料口被煤粉堵塞,其他下料口还可以继续工作,解决了煤粉堵塞后供给不足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主下料口两侧的多个辅助下料口口径由靠近主下料口一侧向两端逐渐缩小,因此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煤粉从相应的下料口中进入,减少了煤粉堵塞的几率。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卸料管上设置有送风管,因此可使卸料管管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从而进一步促进煤粉通畅送出。4、本实用新型装置不仅提高了送料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煤粉输出量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建筑等需要均匀提供细小物料的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受料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竖直”、“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用于收集煤粉的受料腔1,在受料腔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在受料腔1的底部设置有下盖板3。在上盖板2上开设有下料口4,下料口4包括主下料口5和至少一个位于主下料口5侧面的辅助下料口6。在受料腔1内的下盖板3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7,用于搅拌煤粉。在搅拌装置7下方的受料腔1上设置有卸料管8,用于输送煤粉。
其中,辅助下料口6为多个,分别对称布置在主下料口5的两侧(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煤粉堵塞下料口4,各辅助下料口6的口径由主下料口5向两侧逐渐缩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工作需要辅助下料口6可设置若干个,优选为4-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4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