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4981.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谭建文 |
地址: | 323302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茶叶 炒制机 炒茶倒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炒制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每次炒制茶叶时,需要加入茶油(指一种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添加剂),如果不加入这种茶油,则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不易成型,目前还没有不用茶油的炒茶机。
2、炒茶机的电炒锅的一般是固定的,靠炒茶揉板的弹性来揉搓茶叶,其揉搓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它的电炒锅与揉搓板之间能充分揉搓茶叶,它炒茶时无需加入茶油,它还能实现炒茶的全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包括电炒锅,电炒锅的下部固定有电加热板;电炒锅的内表面涂覆有一层碳化硅涂层,炒茶箱体均固定在机架上,电炒锅位于接茶盒的下方,电炒锅的左端铰接在炒茶箱体上,电炒锅上固定有转动支架,支撑板的下部固定有齿条,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有导筒,弹簧插套在导筒上,弹簧的下端压在支撑板上,弹簧的上端压转动支架的下部,螺栓插套在支撑板和转动支架的预设孔中,螺栓的帽部位于支撑板的下部,螺栓的螺母位压在转动支架上,弹簧插套在螺栓上;齿条插套在导轨中,导轨固定在机架上,驱动齿轮固定在出茶电机的转轴上,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炒茶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炒茶刮板和揉搓板,炒茶电机固定在炒茶箱体上,炒茶刮板和揉搓板位于电炒锅中。
所述毛刷固定在炒茶箱体上,毛刷对着炒茶刮板和揉搓板;炒茶箱体的右侧板上成型有出茶口,电炒锅的右端对着出茶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的电炒锅与揉搓板之间能充分揉搓茶叶,它炒茶时无需加入茶油,它还能实现炒茶的全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炒锅和齿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全自动茶叶炒制机的炒茶倒茶装置,包括电炒锅1,电炒锅1的下部固定有电加热板2;电炒锅1的内表面涂覆有一层碳化硅涂层3,炒茶箱体4均固定在机架5上,电炒锅1位于接茶盒9的下方,电炒锅1的左端铰接在炒茶箱体4上,电炒锅1上固定有转动支架6,支撑板7的下部固定有齿条8,支撑板7的上部固定有导筒9,弹簧10插套在导筒9上,弹簧10的下端压在支撑板7上,弹簧10的上端压转动支架6的下部,螺栓12插套在支撑板7和转动支架6的预设孔中,螺栓12的帽部位于支撑板7的下部,螺栓12的螺母位压在转动支架6上,弹簧10插套在螺栓12上;齿条8插套在导轨11中,导轨11固定在机架5上,驱动齿轮18固定在出茶电机13的转轴上,驱动齿轮18与齿条8相啮合;
炒茶电机14的转轴上固定有炒茶刮板15和揉搓板16,炒茶电机14固定在炒茶箱体4上,炒茶刮板15和揉搓板16位于电炒锅1中。
所述毛刷17固定在炒茶箱体4上,毛刷17对着炒茶刮板15和揉搓板16;炒茶箱体4的右侧板上成型有出茶口41,电炒锅1的右端对着出茶口41。
工作原理:电炒锅1的内表面涂覆有一层碳化硅涂层3,这样电炒锅1在炒茶时,不用加入茶油,一样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
电炒锅1压在弹簧10上,所以揉搓板16与电炒锅1内的原茶A接触时,揉搓板16能更加有效地揉搓原茶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4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自动翻叶的茶叶晒青架
- 下一篇:一种红茶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