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及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6141.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奇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地址: | 12401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智能 设备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井智能防喷设备以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采行业,例如在油气生产以及修井作业过程中,防喷器安装在井口上,为井控关键性控制装置,主要用于控制井口压力。当油井内压力过低,液面瞬间上升时,需及时关闭防喷器,使防喷器对油井内部进行密闭,防止井涌、井喷等事故发生,保证作业施工安全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中的防喷器,通过现场的监测终端来检测油井内的各项安全参数,并通过监测终端的监测结果,主要是通过对油井内压力的监测,来决定是否关闭防喷器。但是,监测终端仅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来监测井喷以及井涌风险,使得监测结果不精确,不能直接快速的反应油井内的井喷以及井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修井作业现场,现场作业人员需要依靠个人经验,对井喷和井涌风险做人工识别和判断,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重大安全风险责任事故。
另外,现有技术中监测终端和传感器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使得监测终端的移动极为不便,同时,连接导线的存在也影响了作业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实时性和高预警准确性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及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并能增大作业空间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及监测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包括:
防喷器,
监测终端,以及
多个传感器,
所述多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防喷器上,并与油井内部连通,用于采集油井内部的多项安全参数值,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传输给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多个安全参数值,对油井内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其中,
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有液面位置探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井内部液面高度的变化,所述监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对井喷风险进行预警。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油井内部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可燃气体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与所述监测终端之间无线连接,并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监测终端包括数据采集器、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报警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监测终端以无线方式向外部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为GPRS模块。
优选地,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器、处理器、蜂鸣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为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所述液面位置探测传感器为次声波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监测系统,包括:
所述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
管理中心服务器,以及
多个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和多个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油井智能防喷设备接收来自油井智能防喷设备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后,将相关预警和提醒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的多个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及监测系统,由于所述防喷器上安装了与油井内部连通的液面位置探测传感器,使得该油井智能防喷设备能够实时的检测油井内的液面高度的变化,并对井喷风险进行预警,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井喷风险进行预处理,在必要的时候及时的关闭防喷器,防止井喷以及井涌事故的发生。该油井智能防喷设备具有实时性,以及预警准确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井智能防喷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油井智能防喷设备100,包括:
防喷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奇,未经李佳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6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