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及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6329.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花;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和***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提醒 装置 安装 结构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对于车祸事故中的乘员,正确的使用安全带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结论已得到大家的公认。调查表明,大多数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在受到适当的提醒时是可以系上安全带的。安全带提醒装置(SBR)就是用于提醒这些乘员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提醒装置SBR(Safety Belt Reminder)是当驾驶员和前排乘员没有使用安全带时,提醒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系统。现有技术中,安全带提醒装置通常设置于座椅蒙皮和座椅泡棉之间(即座椅泡棉的A面),这种安装方法采用的传感器足够灵敏,但是实际应用中易出现失效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易失效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可以安装在座椅泡棉的B面的安全带提醒装置(称为B-SBR),座椅泡棉的B面是指座椅泡棉靠近座椅坐盆的一侧表面。然而这种安装方式的安全带提醒装置会与通风袋产生位置干涉现象,影响安全带提醒装置的安装。
因此,如何避免安全带提醒装置会与通风袋产生位置干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以避免安全带提醒装置会与通风袋产生位置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泡棉和通风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泡棉和通风袋之间的安全带提醒装置,所述泡棉面向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的安装槽。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为不带连接器的安全带提醒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泡棉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的线束的线束槽。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面向所述泡棉的一侧和/或背对所述泡棉的一侧粘贴有柔性垫层。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柔性垫层为海绵层、无纺布层、无纺毡层或橡胶层。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为带有连接器的安全带提醒装置,所述通风袋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器穿过的连接器孔。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中,所述安全带提醒装置为薄膜式压力开关或金属片压力开关。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将安全带提醒装置布置于泡棉和通风袋之间,并在泡棉上开设容纳安全带提醒装置的安装槽,将安全带提醒装置放置于该安装槽内,从而避免安全带提醒装置与通风袋产生位置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背部视图。
其中,101为泡棉,102为安全带提醒装置,103为通风袋,104为座椅骨架,105为连接器孔,106为连接器,107为柔性垫层,108为安装槽,109为线束槽,110为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以避免安全带提醒装置会与通风袋产生位置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背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6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安全带卷收器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助洗车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