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7035.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1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强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折叠 车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人对骑行这种有氧运动方式更加注重,自行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方便出行,并且相比于机动车更加环保。但是对于大部分自行车来说都存在不便于携带、体积过大或者过于沉重等问题。而体积小并且便于携带的便携式自行车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用户在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可以将便携式自行车折叠并随身携带;而且自行车折叠后体积更小,可以更好的放置在机动车内。
现有的自行车折叠技术中,一般是将自行车架进行折叠,而忽略了车把的折叠,无法将自行车折叠成更小的空间状态,影响自行车的存放。另外,由于车把在人力作用下可能向各个方向受力,对于折叠自行车把在展开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锁定要求高,对于车把的折叠设计有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安装方便,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的自行车折叠车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把,包括车把手、折叠组件和头管,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竖管、定位杆、固定套、活页和固定孔;所述竖管与车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与头管连接,定位杆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竖管贯穿固定套;所述活页两端分别与固定套和头管固定连接;所述竖管和定位套上设有固定孔,并设有碟形螺丝。
所述竖管底部设有外边,防止固定套脱离。
所述活页与车身成一定角度。
所述定位杆设置成楔形,利于竖管插入。
所述碟形螺丝前端设置成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车把的折叠,折叠方式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车把的折叠,并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稳定、可靠,进一步缩小自行车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把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把,包括车把手1、折叠组件2和头管3,所述折叠组件2包括竖管21、定位杆22、固定套23、活页24和固定孔25;所述竖管21与车把手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2与头管3连接,定位杆22上设有固定槽26;所述竖管21贯穿固定套23;所述活页24两端分别与固定套23和头管3固定连接;所述竖管21和固定套23上设有固定孔25,并设有碟形螺丝27。
所述竖管21底部设有外边28,防止固定套23从竖管21中脱离。
所述活页24与车身成一定角度。
所述定位杆22设置成楔形,利于竖管21插入。
所述碟形螺丝27前端设置成锥形。
车把折叠时,将碟形螺丝27松开,顺着活页24上拉车把手1,将竖管21与定位杆22脱离,竖管21可以在固定套23内活动,将车把手1转向与车身同一水平线,靠于自行车车身部,即实现车把的折叠。安装时,将活页24翻转,拉动竖管21,使得竖管21底部外边顶住固定套23,再将竖管21套合在楔形定位杆22上,摆正车把手1,旋转蝶形螺丝27,使穿过固定孔25,卡入定位杆22上的固定槽26内,防止车把转动,完成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车把的折叠,折叠方式简单,能够快速实现车把的折叠,并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稳定、可靠,进一步缩小自行车的存放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强,未经黄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7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以及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车把可发热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