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7422.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闫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宇涛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科防辐射装置改进,特别是一种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X射线检测作为传统检测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医院的骨外科、儿科、计划生育科室等,当患者需要对疑似病患部位进行X射线检查,医生需要在患者身体附近进行操作,X射线在照射物体时产生的散、漏射线以及没有完全被吸收的放射线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长期在此条件下工作会给医生的身体造成损害此时身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包括一号板体和与一号板体铰链连接的二号板体,所述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嵌装防护玻璃,所述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上均设有操作孔,所述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上设有踩踏单元,所述踩踏单元是由等距离设置在一号板体上的多个一号不锈钢管、等距离设置在二号板体上,且分别与多个一号不锈钢管所在高度相对应的多个二号不锈钢管、套装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一号不锈钢管和二号不锈钢管上的矩形踏板共同构成的,所述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均为防护铅板。
多个所述一号不锈钢管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相邻两个所述一号不锈钢管之间的距离为8-15cm。
所述操作孔的内圆半径为成人手腕宽度的2倍。
所述操作孔处设有防护套袖。
所述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的连接处设有一号万向轮,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下端均设有二号万向轮。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医生在为病人做X射线检查时,利用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将整个身体与X射线隔离,同时,可以根据医生身体的高度,调节踏板高度,方便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中,1、一号板体;2、二号板体;3、防护玻璃;4、操作孔;5、一号不锈钢管;6、二号不锈钢管;7、矩形踏板;8、三号不锈钢管;9、四号不锈钢管;10、三角形踏板;11、防护套袖;12、一号万向轮、13、二号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三面防辐射移动装置,包括一号板体1和与一号板体1铰链连接的二号板体2,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2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嵌装防护玻璃3,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2上均设有操作孔4,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上设有踩踏单元,所述踩踏单元是由等距离设置在一号板体1上的多个一号不锈钢管5、等距离设置在二号板体2上,且分别与多个一号不锈钢管5所在高度相对应的多个二号不锈钢管6、套装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一号不锈钢管5和二号不锈钢管6上的矩形踏板7共同构成的,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2均为防护铅板;多个所述一号不锈钢管5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个所述一号不锈钢管5之间的距离为8-15cm;所述操作孔4的内圆半径为成人手腕宽度的2倍;所述操作孔4处设有防护套袖11;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2的连接处设有一号万向轮12,所述一号板体1和二号板体2下端均设有二号万向轮13。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将一号板体和与一号板体铰链连接的二号板体向两边展开,形成一个由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组成的防护区域,此时,医生将矩形踏板套装在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一号不锈钢管和二号不锈钢管上,这样不仅医生的脚部也在由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围成的防护区域内,防止X射线的照射,而且同时调节了医生眼部和手部所在高度,使医生的眼部与防护玻璃的高度相适应,手部高度与操作孔的高度相适应,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由于该装置下端设有一号万向轮和二号万向轮,再检查完毕后,可以将该装置的一号板体和二号板体合拢,收纳到检查室的角落,减小占地面积。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宇涛,未经闫宇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7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