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8537.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存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15 | 分类号: | H02B1/015;H02B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配电箱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段电路。
我们都知道,普通安装箱内安装电器元件时采用的是一整块安装板,各类电器元件在此板上固定时需在此板上钻(冲)孔,然后用紧固件(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及维修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及不便之处,在更换电器元件时需要将安装板从箱内取出,而取出安装板需关闭箱内输入电源及拆除电源的进线和出线,然后更换相关电器元件,在拆除过程中有可能对箱内其它电器元件造成损坏,最重要的是停电会影响同一输入电源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包括两组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的截面呈“L”形,安装导轨的侧边两端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有椭圆长条形的第三通孔,两组安装导轨之间连接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四通孔之间设有椭圆长条形的第一通孔,安装梁沿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安装导轨的侧边底部安装有接地螺钉。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与安装梁相互垂直布置。
优选的,所述两组安装导轨相互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接地螺钉通过导体与大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和安装梁均为钢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安装梁上设置椭圆长条形的第一通孔,这样,电器元件在安装时具有相对宽松的左右空间,从而满足电器元件左右的安装距离要求;通过在两组安装导轨上设置椭圆长条形的第三通孔,这样,电器元件在安装时具有相对宽松的上下空间,从而满足电气元件上下的安装距离要求;因每根安装梁上下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距,从而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所以在安装或拆除电器元件时无需将安装梁和安装导轨从箱内取出,非常方便,同时又因每根安装梁及安装导轨的单位面积不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接地螺钉,从而具有很好的使用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配电箱内采用整块安装板所带来的电器元件安装及维修拆除不便的问题,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导轨、2安装梁、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接地螺钉、7第四通孔、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配电箱安装板,包括两组安装导轨1,安装导轨1的截面呈“L”形,安装导轨1的侧边两端均设有第二通孔4,第二通孔4之间设有椭圆长条形的第三通孔5,两组安装导轨1之间连接有安装梁2,安装梁2的两端均设有第四通孔7,第四通孔7与第三通孔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四通孔7之间设有椭圆长条形的第一通孔3,安装梁2沿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通孔3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8,安装导轨1的侧边底部安装有接地螺钉6,安装导轨1与安装梁2相互垂直布置,两组安装导轨1相互平行布置,接地螺钉6通过导体与大地连接,安装导轨1和安装梁2均为钢制材料。
工作原理:安装时:首先用螺栓穿过第二通孔4将安装导轨1固定在配电箱上,然后根据电器元件所需的上下空间调整安装梁2与安装梁2之间的上下距离,保证电器元件具有充裕的上下可操作空间,然后用螺栓将安装梁2固定在安装导轨1上,再根据电器元件所需的左右空间,调整电器元件在安装梁2上相互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螺栓将电器元件固定在安装梁2上,同时,将接地线与接地螺钉6连接;拆卸时:拆卸掉电气元件与安装梁2之间连接的螺栓,电器元件即被取下,直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