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波长光纤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8796.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锋;徐剑秋;顾照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天之星激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光纤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红外激光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波长光纤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1μm纤芯泵浦掺铥光纤产生1.5μm波长的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1μm光纤激光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金属材料的切割,焊接。被加工的材料对激光的吸收和反射是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的,部分材料对1μm激光完全透明,例如玻璃,亚克力等,而有些材料则对1μm激光具有高反射率,例如铝,铜等,对于具有高反射率或对激光完全透明的待加工材料,1μm光纤激光器则无法对其进行处理。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光纤激光器以对部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波长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多束泵浦源1发射出的激光进入合束器2合成一束光,所述合束器2的输出端与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3输入端连接,所述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3输出端与掺镱光纤4一端连接,所述掺镱光纤4另一端与1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5输入端连接,所述1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5输出端与泵浦光剥离器6输入端连接,所述泵浦光剥离器6输出端与1.5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7输入端相连接,所述1.5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7输出端与掺铥光纤8一端连接,所述掺铥光纤8另一端与1.5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9输入端连接,所述1.5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9输出端与双波长输出端帽10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浦源1的光束数量为N-1束,所述合束器2为N*1合束器。
进一步的,所述合束器2输出端通过所述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3的输入端尾纤与所述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3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浦光剥离器6一端经打磨后与所述1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5连接,所述浦光剥离器6另一端熔接于所述1.5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3和所述1.5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7的反射率大于99.9%。
进一步的,所述1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5和所述1.5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9的反射率为4%-15%。
进一步的,所述双波长输出端帽10表面镀有1μm和1.5μm波长增透膜,所述双波长输出端帽10的直径为5-10mm。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波长光纤激光器,可将通入的泵浦源变成含有1μm和1.5μm两种波长的激光,利用1.5μm的激光对材料进行表面预处理,达到材料表面进行毛化等效果,再利用1μm的激光具有高吸收的性质,从而对所加工处理的材料进行切割或者焊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μm光纤激光器无法对具有高反射率或对激光完全透明的待加工材料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泵浦源 2:合束器 3:1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
4:掺镱光纤 5:1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 6:泵浦光剥离器
7:1.5μm高反射率光纤光栅 8:掺铥光纤
9:1.5μm低反射率光纤光栅 10:双波长输出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天之星激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天之星激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点系泊系统的电力滑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极管高压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