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缝合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1685.9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林志雄;林聪杰;邱木旺;胡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傅崇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钉。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需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切割,切割后需要对该部位进行缝合。现有手段是通过吻合器配合缝合钉来对切割部位进行缝合。该吻合器用缝合钉,其整体结构为U形,钉脚以及连接梁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术后缝合钉脱落时间较长,且少数缝合钉不易自动脱落,碰到较长时间未脱落的缝合钉,一般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拆除;并且由于缝合钉位于体表处,长时间未脱落的缝合钉,患者可能自行取下,拆卸方法不对可能导致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分拼接的组装式缝合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装式缝合钉,它包括门字形缝合钉以及设于缝合钉开口前侧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上设有与缝合钉可拆装式连接的连接部。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缝合钉和阻挡件通过连接部固定,方便缝合钉和阻挡件之间的拆装;此外,可通过在传统的缝合钉上组装阻挡件,使传统的缝合钉具备快速脱落的功能。
2.缝合钉开口前侧设置阻挡件,有效增加缝合钉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进而加速带动缝合钉脱落。
3.缝合钉的钉脚上设置刃状结构,使得缝合钉能够更好的破开人体组织,辅助加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组装式缝合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组装式缝合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组装式缝合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后视图。
标号说明:1缝合钉、1-1钉脚、1-2连接梁、2阻挡件、3固定套、4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式缝合钉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组装式缝合钉,它包括门字形缝合钉1以及设于缝合钉1开口前侧的阻挡件2;所述阻挡件2上设有与缝合钉1可拆装式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缝合钉1包括两竖向设置的钉脚1-1以及连接在钉脚1-1上端的连接梁1-2。所述阻挡件2设置在缝合钉1开口前侧,在手术过程中,当缝合钉1固定后,阻挡件2的内侧壁紧贴在皮肤边缘。
外科手术过后(如包皮手术),皮肤边缘会出现水肿现象,这个过程一般持续3-7天,阻挡件2通过水肿现象,带动整个缝合钉1向皮肤边缘运动,加速缝合钉1自动脱落。
所述阻挡件2可以为板状结构、网状结构、栏栅状结构或杆状结构。
较佳的,所述缝合钉1的钉脚1-1在其行进方向所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刃状结构。
所述缝合钉1的钉脚1-1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菱形或者梭形。
刃状结构设置可减少缝合钉1脱离的阻力。
连接部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阻挡件2两侧的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套设在缝合钉1的钉脚1-1上。
实施例2:
如图3-4,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阻挡件2两侧的固定卡扣4,所述固定卡扣4扣设在缝合钉1的钉脚1-1上。
实施例3:
如图5-6,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阻挡件2上侧沿上的固定卡扣4,所述固定卡扣4扣设在缝合钉1的横向连接梁1-2上。固定卡扣4可为连续的条状卡扣,或者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卡扣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1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缝合线圈
- 下一篇:可吸收单向压缩性肠肠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