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料施工工艺中的新型手捉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2016.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7/10 | 分类号: | B05C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施工工艺 中的 新型 电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料施工工艺中的新型手捉电钻。
背景技术
现有涂料制备及施工技术领域内,所采用的手捉电钻其目的均为进行钻孔或进行螺丝的紧固或拆卸,目的简单,同时在涂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涂覆装置过于简单,操作繁琐,进而造成了整个施工工艺的时间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可实现用于幅图涂料的新型手捉电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涂料施工工艺中的新型手捉电钻,所述新型手捉电钻包括一电钻本体,所述电钻本体包括一把手及一横腔体,所述横腔体在把手顶部延伸形成,所述横腔体内设置有电钻杆,所述电钻杆的一端置于横腔体内部,另一端置于横腔体外部,所述电钻杆为中空结构;
所述新型手捉电钻还包括一对电钻杆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及对电钻杆的中空结构进行输料的输料管及一涂覆装置;
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电钻杆下部,并通过啮合进行传动;
所述输料管通过把手内部连接在所述电钻杆内部一端;
所述涂覆装置连接在所述电钻杆外部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电机齿轮;
所述电机齿轮设置在转动电机的轴杆上,所述电机齿轮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外齿圈,所述电钻杆对应电机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一外齿圈与所述第二外齿圈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通过输料管轴承连接在电钻杆的端部上,所述输料管轴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轴承外部固定连接在电钻杆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装置整体为圆盘状,所述涂覆装置的中心处设置出料遮板,所述出料遮板周侧设置三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连通所述电钻杆的中空结构,所述三个出料口沿着圆盘状中心向外发散的半径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涂覆装置的外周侧向内延伸出三个涂覆板,三个所述涂覆板交叉设置在三个出料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板与所述涂覆装置6的平面呈40°-6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处设置有所述输料管的开关装置;
所述该开关装置包括一通腔,所述通腔将所述输料管分隔成上、下两段输料管,并上、下两段输料管通过通腔连通;
在所述通腔上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整体形状与所述通腔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封堵件一端连接一弹簧,另一端连接一推杆,所述推杆非连接封堵件的一端置于把手外部,所述弹簧非连接封堵件的一端固定在通腔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由输料管将要涂覆的漆料在手捉电钻上进行释放,实现将传统的手捉电钻进行改良,构成具有涂覆漆料功能的手捉电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料施工工艺中的新型手捉电钻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手捉电钻包括一电钻本体,所述电钻本体包括一把手1及一横腔体2,所述横腔体2在把手1顶部延伸形成,所述横腔体2的延伸形成方向与所述把手1的设置方向呈垂直角,所述横腔体2内设置有电钻杆3,所述电钻杆3通过电钻杆轴承固定在横腔体2的内部,图中未示出电钻杆轴承,所述电钻杆3的一端置于横腔体2内部,另一端置于横腔体2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钻杆3为中空结构,并由设置在电钻杆3下部的转动电机5及电机齿轮51提供动力,具体为所述电机齿轮51设置在转动电机5的轴杆上,并接转动电机5提供的动力进行转动,所述电机齿轮51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外齿圈,所述电钻杆3对应电机齿轮5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一外齿圈与所述第二外齿圈相互啮合,实现将第一外齿圈的转动力提供至第二外齿圈处,完成电钻杆3的转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2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面刮平装置及刮平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门式脚手架及复合式脚手架